“扎”文言文意思
“扎”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扎”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zhā/zhá

“扎”字的古汉语解释

zhā

1.〈动〉刺。董解元《西厢记》:“不问个是和非,觑僧人便。”

2.动词 驻扎。《水浒传》二回:“下一个山寨。”

zhá

通“札”。简牍。《论衡·书解》:“出口为言,集为文。”

“扎”国语辞典解释

zhá

动词
軍隊屯駐。例: 「駐紮」《三國演義》第七二回:「操心怯,拔寨退三十里,就空闊處紮營。」


名词
量詞。計算成束物品的單位。例: 「一紮線香」「兩紮鮮花」

zhā

动词
1.刺。例: 「扎了一針」「在臂上扎字」

2.繡。例: 「她擅長扎花。」

3.鑽入、投進。例: 「扎進草叢中」「扎到人群裡」

4.張開。《紅樓夢》第四一回:「只見劉老老扎手舞腳的仰臥在床上。」

形容词
廣闊、寬闊。例: 「扎腦門兒」「扎肩膀」

动词
纏束。例: 「包紮」「紮彩」「結紮」「紮辮子」

zhá

动词
1.參見「扎掙」「掙扎」 等條。

2.寒氣刺骨。例: 「這冰塊冷得扎手。」

3.纏束、綑綁。同「紮」《水滸傳》第五回:「拽扎起下面衣服,跨了戒刀,大踏步提了禪杖,出到打麥場上。」

名词
書信、函件。同「札」例: 「信扎」「函扎」

zhǎ

动词
停止。例: 「快扎住,別再胡鬧了!」

“扎”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八切,音札。拔也。
 又集韻韻會𠀤乙黠切。與揠同。見揠字註。

“扎”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刺。

詳解: 從「」,「」聲,本義為刺。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不問箇是和非,覷僧人便扎。

  「」可表示停止。《紅樓夢》第14回:「賈珍急命前面執事扎住。

  「」也可表示駐紮。《水滸傳》第2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人,扎下一個山寨。

  「」為「」之俗字,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