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偾”国语辞典解释
fèn
动词1.倒仆。《左傳.隱公三年》:「庚戌,鄭伯之車僨于濟。」 《呂氏春秋.似順論.慎小》:「明日有人能僨南門之外表者,仕長大夫。」
2.覆敗、敗壞。《禮記.大學》:「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3.參見「僨興」 條。
“偾”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問切,音奮。爾雅·釋言僵也。
疏仰偃也。
左傳·隱三年鄭伯之車僨于濟。
又昭十三年叔向曰:牛雖瘠,僨于豚上,其畏不死。
又覆敗也。
大學一言僨事。
一作賁。
禮·射義賁軍之將不入。
又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
註僨,動也。
又集韻逋昆切,音奔。僨,驕不可禁之勢。考證:〔爾雅·釋詁僵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