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文言文意思
“居”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居”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居”字的古汉语解释

1.动词 坐。《核舟记》:“佛印右,鲁直左。”

2.动词 位居;位于;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我之上。”

3.动词 居住。《愚公移山》:“面山而。”

【又】<动使动>使……居住。《越妇言》:“买臣之贵,不忍其去妻,筑室以之。”

4.名词 住地;住所。《治平篇》:“一人之以供十人不足,何况供百乎?”

5.动词 闲居;闲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则曰:‘不吾知也!’”

6.动词 占据;据有。《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域中之大。”

7.动词 充当;担任。《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之官辄年不徙。”

8.动词 停止;停留。《柳毅传》:“客当此以伺焉。”

【又】形容词 停止不动的;停滞的。《登泰山记》:“而半山雾若带然。”

9.动词 积蓄;储存。《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贿。”《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为奇货。”

10.动词 历;经;过了。《塞翁失马》:“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居摄】暂居帝王之位。

【居士】⒈未出仕的读书人。⒉在家信佛的人。

“居”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1.住。《論語.學而》「居無求安」《孟子.離婁下》「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

2.坐下。《論語.陽貨》「居,吾語汝。」

3.存積、儲存。例: 「奇貨可居」《漢書.卷五九.張湯傳》「信輒先知之,居物致富,與湯分之。」

4.處、位於。《孟子.離婁上》「居下位而不獲於上。」 唐.劉禹錫〈詠史〉詩二首之二:「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5.占有。《晉書.卷三四.羊祜傳》「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

6.存有、懷著。例: 「居心叵測」

名词
1.住所。例: 「故居」「新居」「遷居」

2.住宅、茶樓、飯館等場所的稱號用字。例: 「為善長樂居」「明湖居」「德林居」

3.姓。如明代有居節。

助词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誰居?其孟椒乎!」 《禮記.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聞也。」

“居”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𠀤音車。
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如此會意。今文作
 又廣韻安也。
書·盤庚奠厥攸
禮·王制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民,地邑民,必參相得。
 又書·舜典五宅三
,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
 又坐也。
論語·陽貨,吾語女。
 又積也,蓄也。
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
化,易也。謂交易其所積也。
 又史記·平準書富商𨍭穀百數,廢邑。
徐廣註,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
 又止也。
禮·月令季秋行春令,師興不
不休止也。
 又海鳥曰爰
魯語止於魯東門外。
 又姓。漢般,封宋城侯。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之切,音基。語助辭。
禮·檀弓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我未之前聞也。
怪之之辭,猶言何故也。一說何,猶言此義何處。讀如字,不必改音基。
集韻通作其。
 又叶御切,音據。
詩·召南惟鳩之。叶下御。
唐風無巳太康,職思其。叶下瞿。瞿去聲。○按說文,一訓蹲。長箋以凥爲凥處,爲蹲踞。韻會正韻收入御韻,引懷惡,不相親比,是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止,處,與蹲踞,貴倨,从經史分見可也。考證:〔禮·曾子問,吾語女。〕 謹按曾子問無此語,查係論語文。據改爲論語陽貨。〔前漢·食貨志富商𨍭穀百數,廢邑。徐廣註,貯蓄之名。〕 謹按徐廣註見史記,不在食貨志。謹改前漢食貨志爲史記平準書。

“居”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聲,本義是居住,居留。詳解: 金文從「」,「」聲,「」象人形。金文用作姓氏、人名,九年呂不韋戟:「東工守文居」。又用作地名。鄂君啟車節:「居鄵(巢)」。  戰國竹簡和漢帛書「」、「」可通,《郭店楚簡.老子丙》:「戰勝則以喪禮居之」,今本和漢帛書《老子》」作「」。  《說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踞,俗居从足。」段玉裁注:「說文有凥,有居。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凡今人居處字古衹作凥處。居,蹲也。凡今人蹲踞字古衹作居。」又云:「今字用蹲居字爲凥處字。而凥字廢矣。又别製踞字爲蹲居字,而居之本義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