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辔”文言文意思
“辔”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轡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pèi
“辔”字的古汉语解释
pèi
名词 驾驭马或其他牲口用的缰绳。《周亚夫军细柳》:“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执辔愈恭。”
“辔”国语辞典解释
pèi
名词1.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禮記.曲禮上》:「執策分轡,驅之五步而立。」 唐.孔穎達.正義:「轡,御馬索也。」 《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
2.指韁繩與套在牲口嘴中的銜勒。例: 「鞍轡」 、「轡頭」 。
“辔”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兵媚切正韻兵臂切,𠀤音祕。說文馬轡也。
釋名轡,咈也。牽引拂戾以制馬也。陸佃曰:御駑馬以鞭爲主,御駻馬以轡爲主。
又叶補密切,音必。
王融詩早輕北山賦,晚愛東臯逸。上德可潤身,下澤有徐轡。
“辔”形意通解
略說: 甲骨文像幾束絲繩捆在一起,上面像繩結之形,下面是絲。金文或把絲形寫在兩旁,後來逐漸訛變為像從「絲」從「叀」的字形,小篆進一步訛為從「絲」從「軎」。本義是馬的繮繩。詳解: 甲骨文像幾束絲繩捆在一起,上面像繩結之形,下面是絲。金文或把絲形寫在兩旁,後來逐漸訛變為像從「絲」從「叀」的字形(一說從「絲」,「叀」聲)。「叀」形到了小篆進一步訛為「軎」,故《說文》以為「轡」從「絲」從「軎」。隸書又有「軎」下「口」形變為「心」形的寫法。
甲骨文用為地名或方國名。如《合集》8175:「才(在)轡。」《合集》9776:「鼎(貞):轡受年。」
「轡」的本義是馬的繮繩。《說文》:「轡,馬轡也。从絲从軎,與連同意。《詩》曰:六轡如絲。」金文用本義,如九年衛鼎「帛(白)轡乘」,即白色的繮轡四副。戰國竹簡亦有用例,如曾侯乙墓竹簡簡80:「兩馬之轡,黃金之勒。」安大簡《詩.秦風.駟驖》簡36-37「六轡才(在)手」,與今本《毛詩》同。傳世文獻用例又如《韓非子.五蠹》:「如欲以寬緩之政,治急世之民,猶無轡策而御駻馬,此不知之患也。」《淮南子.覽冥》:「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車攝轡,馬為整齊而歛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