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国语辞典解释
shí
名词1.數目字。同「十」 。例: 「什佰」 、「什家」 。
2.《詩經》中的雅、頌以十篇為一卷,故稱詩篇為「篇什」 ,簡稱為「什」 。例: 「佳什」 、「篇什」 。
3.姓。如後魏有什翼犍。
形容词
數多品雜。《後漢書.卷二七.宣秉傳》:「即賜布帛帳帷什物。」
shén
參見「什麼」 條。shé
(二)之又音。“什”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韻會𠀤是執切,音十。十人爲什。又古者師行,二五爲什。凡食器之類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器。
史記·五帝紀註什物謂常用者,其數非一,故云什。
又篇什。
朱子曰詩雅頌無諸國之別,故十篇爲一卷,猶軍法十人爲什也。
五經通義國風多寡不等,不稱什。雅頌十篇爲聮,惟魚藻,蕩及閔予小子,雖無過乎什,亦稱什,舉成數耳。若不及者,如駉頌四篇,𨙻頌五篇,皆不稱什也。
“什”形意通解
略說: 本義表示以十個為單位。詳解: 本義表示以十個為單位。《說文》:「什,相什保也。从人,十。」先秦典籍用其本義,如《左傳·昭公元年》:「以什共車,必克。」宋詩也用其本義,如宋代陳亮〈謫仙歌〉:「歌其什,鬼神泣。」
「什」亦用同「十」,如漢賈誼〈過秦論上〉:「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眾,仰關而攻秦。」
「什」在唐宋以後,乃至今天,還可用作代詞,表示疑問。如宋代蘇軾〈醉僧圖頌〉:「人生得坐且穩坐,劫劫地走覓什麼?」
《紅樓夢》第31回:「這詩社裏若少了他還有什麼意思?」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