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文言文意思
“倘”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倘(简繁同形)
拼音:tǎng/cháng
“倘”字的古汉语解释
tǎng
1.连词 假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兄倘能割爱,见机而作,仆愿以千金相赠。”《君子国》:“倘以子女筵花费之资,尽为周济贫寒及物放生之用,自必不求福而福自至,不求寿而寿自长。”《〈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
“倘”国语辞典解释
tǎng
连词或然、如果。例: 「倘然」 、「倘若」 。《儒林外史》第三回:「何不把范進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線之明,也可憐他苦志。」
cháng
參見「倘佯」 條。“倘”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齒兩切正韻昌兩切,𠀤音敞。忽止貌。又集韻他朗切,湯上聲。義同。
又同儻。
莊子·在宥篇雲將見之,倘然止。
“倘”形意通解
略說: 從「人」,「尚」聲。「倘」多用作連詞,表示假使、假若。詳解: 從「人」,「尚」聲。「倘」表示驚疑貌。如《莊子.在宥》:「雲將見之,倘然止,贄然立。」成玄英疏:「倘,驚疑貌。」
「倘」用作連詞,表示假使、假若。如《後漢書.文苑列傳》:「倘可原察,追修前好,則何福如之!」唐代崔融〈諫稅關市疏〉:「且關中河北,水旱數年,諸處逃亡,今始安輯,倘加重稅,或慮相驚。」
「倘」也用作副詞,表示或許、可能。如東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多兵意盛,與彊敵爭,倘更為禍始。」北宋蘇軾〈方山子傳〉:「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倘見之與?」
「倘佯」與「徜徉」同,表示徘徊。《文選.宋玉〈風賦〉》:「然後倘佯中庭,北上玉堂。」李善注:「倘佯,猶徘徊也。」又如西漢劉向〈九嘆.思古〉:「臨深水而長嘯兮,且倘佯而氾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