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文言文意思
“妖”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妖(简繁同形)
拼音:yāo
“妖”字的古汉语解释
yāo
1.形容词 艳丽;美好。陆机《拟青青河畔草》诗:“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
2.名词 古时称一切反常的东西或现象。《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
【又】迷信传说中称害人的怪物。干宝《搜神记》卷四:“此恐是妖魅凭依耳。”
【妖祥】凶吉的征兆。
“妖”国语辞典解释
yāo
形容词1.嫵媚、豔麗。《文選.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 宋.蘇軾〈牡丹記敘〉:「蓋此花見重於世三百餘年,窮妖極麗,以擅天下之觀美。」
2.裝束奇怪、儀態不莊重。《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只見她……捲著大寬的桃紅袖子,妖氣妖聲,怪模怪樣的問了那女子一聲。」
名词
1.違反自然常理的事物或現象。《左傳.莊公十四年》:「人無釁焉,妖不自作,人棄常則妖興。」 唐.元稹〈酬劉猛見送〉詩: 「種花有顏色,異色即為妖。」
2.傳說中奇怪反常而能害人的東西,多具有法術,能作各種變化。《西遊記》第一七回:「菩薩又怕那妖無禮,卻把一個箍兒丟在那妖頭上。」 《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癩道人除怪》:「邪怪為妖,入山洞穴中捉出。」
“妖”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於嬌切集韻於喬切正韻伊堯切,𠀤音夭。豔也,媚也。一曰異也,孽也。左傳·莊十四年人棄常則妖興。
前漢·五行志殺不以時,有草妖。
又妄聞之氣,發于音聲,有鼓妖。雲風𠀤起而杳㝠爲夜妖,言之不文,是謂不艾,時則有詩妖。
又叶央居切,音於。
孔臧·鴞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爲祥,棄常爲妖。
又叶側呂切,音阻。
前漢·三王敘傳怙寵矜功,僭欲失所。私心旣霿,牛禍告妖。
說文𡝩,巧也。一曰女子笑貌。从女芺聲。
“妖”形意通解
略說: 從「女」,「芺」聲,本義為艷麗、嫵媚。詳解: 從「女」,「芺」聲,本義為艷麗、嫵媚。《說文》:「巧也。一曰:女子笑皃。《詩》曰:桃之𡝩𡝩。从女,芺聲。」 《文選‧宋玉〈神女賦〉》:「近之既妖,遠之有望。」李善注:「近看既美,復宜遠望。」
「妖」可表示反常、怪異的事物。《左傳‧莊公十四年》:「人棄常則妖興,故有妖。」
「妖」也表示淫邪、不正。《後漢書‧梁冀傳》:「梁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
「妖」還指邪惡之人。《荀子‧大略》:「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