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文言文意思
“晡”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晡”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晡”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申时,相当于下午三至五点钟。《李愬雪夜)蔡州》:“时,门坏。”

2.动词 日落。《三元里抗英》:“亦半时许方也。”

【晡食】吃第二顿饭,相当于今之晚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吾未,请假设草具。”

“晡”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申時。約當午後三時至五時。一般泛指下午或黃昏。通「餔」《廣韻.平聲.模韻》「晡,申時。」 漢.馬第伯〈封禪儀記〉:「早食上,晡後到天門。」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高行周跳馬出戰,自午至晡,彼此各有勝敗。」

“晡”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奔模切,音逋。
玉篇申時也。
前漢·五行志日中時食從東北,過半,時復。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是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