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文言文意思
“俯”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俯”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俯”字的古汉语解释

1.动词 屈身;低头。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身散马蹄。”《送东阳马生序》:“身倾耳以请。”

2.动词 卧伏;蛰伏。《礼记·月令》:“蛰虫咸在内。”

3.旧时公文书信中称对方行为的敬词。韩愈《上郑尚书相公启》:“伏惟加怜察。

“俯”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低頭、低下。與「仰」 相對。《易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副词
舊時公文書信中請求允許的謙辭。例: 「俯允」「俯念」

“俯”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𠀤音府。俛也。
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仰詘伸,容貌得莊焉。
退
曲也,不齊一也。
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在內皆墐其戸。
 又通府。
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
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仰之,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矣。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俯”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聲。「」象人彎腰俯身,低頭向地,是「」的初文,後加「」為聲符。本義是低頭彎腰向地。

詳解: 金文從「」,「」聲。「」象人的身軀彎下去,頭或臉朝著地。是「」的初文。「」是彎腰曲背,這是極其恭敬的姿勢,所以也引申出屈身恭聽的意思,如「俯首甘為孺子牛」(參王鳳陽)。

  金文用作人名,伯婁簋:「白(伯)婁俯乍(作)寶簋」。

  戰國竹簡借「」字來表示「」,《上博竹書五.三德》簡15:「府(俯)視地利」。

  由於「」、「」也有俯首低頭之意,故後來讀音漸漸與「」字相同,與「」字一同表示低頭彎腰之意。「」、「」、「」是同義換讀的關係,即不管「」、「」的本來讀音,把它們讀為「」,直接用來表示低頭俯身的「」(參裘錫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