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文言文意思
“鉴”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鉴”字

繁体:简化方式:草书楷化

拼音:jiàn

“鉴”字的古汉语解释

jiàn

1.名词 镜子。《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可以正衣冠。”

2.动词 照;照视。《庄子·德充符》:“人莫于流水而于止水。”

3.动词 鉴察;审察。《柳毅传》:“老父之罪,不能听,坐贻聋瞽。”

4.动词 借鉴;鉴戒。《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5.动词 鉴别;识别。《吕氏春秋·適音》:“谿极则不,不则竭。”

【引】名词 识别力。《梁书·到洽传》:“乐安任昉有知人之。”

“鉴”国语辞典解释

jiàn

名词
1.鏡子。同「鑑」《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鑒,不可以茹。」 漢.鄭玄.箋:「鑒,鏡也。」

2.視察的能力、見識。《梁書.卷二七.到洽傳》「樂安任昉有知人之鑒。」

3.借鏡。《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动词
1.照。漢.秦嘉〈留郡贈婦詩〉三首之三:「明鏡可鑒形。」

2.審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季札鑒微於興廢。」

3.請人看信的意思,多用於書信中。例: 「鈞鑒」「大鑒」「臺鑒」

jiàn

名词
1.鏡子。《莊子.德充符》「鑑明則塵垢不止。」 《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2.視察、觀照的能力。例: 「知人之鑑」

3.可以作為警戒、警惕的事。例: 「前車之鑑」《墨子.非命下》「為鑑不遠,在彼殷王。」

4.作為證明的信物。例: 「印鑑」

5.姓。如明代有鑑明復。

动词
1.照。《莊子.德充符》「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滇遊日記三》「泉混混平吐,清洌鑑人眉宇。」

2.審察、視察。三國蜀.諸葛亮〈正議〉:「魏不審鑑,今次之矣。」 唐.王勃〈為人與蜀域父老書〉:「鑑物於肇不於成。」

3.警戒、戒勉。唐.杜牧〈阿房宮賦〉:「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鉴”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同鑑。

“鉴”形意通解

與「」同,參「」。《廣韻》:「鑒,同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