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戋”文言文意思
“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戔简化方式:草书楷化
拼音:jiān
“戋”字的古汉语解释
jiān
见“戋戋”。
【戋戋】众多的样子。《周易·贲》:“贲于丘园,束帛戋。”少,微薄。《聊斋志异·小官人》:“戋微物,想太史亦当无所用。”
“戋”国语辞典解释
jiān
參見「戔戔」 條。“戋”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正韻財難切,𠀤音𣦼。說文賊也。
廣韻傷也。二戈疊加,有賊傷之象。通作殘。
又集韻韻會𠀤將先切,音箋。戔戔,淺小之意。
易·賁卦束帛戔戔。
又字彙補宗親切,音津。
劉孟陽𥓓銘有父子,然後有君臣,理財正辭,束帛戔戔。
又集韻楚限切,音剗。擣傷也。
又揣綰切,音㦃。義同。
又子淺切,音翦。少意。
又在演切,音踐。狹也。
周禮·冬官·鮑人自急者先裂,則是以博爲帴。
註鄭云:讀爲羊豬戔之戔。
說文音踐。
又旨善切,音𦗢。賊也。
又匹見切,音片。狹少之意。劉昌宗說。𣦼原字从歹从又。考證:〔周禮·冬官·鮑人自急者先裂,則是以博爲㥇。〕 謹照原文㥇改帴。
“戋”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二「戈」,象兩戈相向,有殘害之意,是「殘」的初文。詳解: 甲金文從二「戈」,象兩戈相向,有殘害之意,是「殘」的初文。《說文》:「戔,賊也。从二戈。《周書》曰:『戔戔巧言。』」段玉裁注:「此與殘音義皆同。故殘用以會意。今則殘行而戔廢矣。」朱駿聲曰:「戔,即殘字之古文。《廣雅.釋詁.四》:『戔,傷也。』」
甲骨文表示翦伐,又用作人名、先祖名。金文皆用作人名,戉王句戔之子劍:「戉(越)王句戔(踐)之子。」
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四記述「右文說」的大旨時,即以「戔」字為主要範例,沈括是這樣說的:「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以為右文。古之字書皆從左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從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之類,皆以戔為義也。」
其實從「戔」的字的意義分為兩系(參裘錫圭),一系與殘損有關,如「殘」、「剗」、「錢」(本來是古代用以鏟土的工具,鏟除、鏟去有殘損之義);一系與淺小有關,如「淺」、「賤」、「盞」(小杯子)、「箋」(或「牋」,指小幅華貴的信紙)、「諓」(言語淺薄)、「棧」(小橋,《古今韻會舉要》:「小橋曰棧」;小鐘,《爾雅》「大鐘謂之鏞,其中謂之剽,小者謂之棧」;棧道,指懸崖上的窄路)。事物殘損之後就變得小了,所以殘損與淺小兩個義項,似亦有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