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文言文意思
“戌”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戌”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戌”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苏轼《前赤壁赋》:“壬之秋,七月既望。”

2.名词 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晚上七时至九时。《失待亭》:“魏兵自辰时困至时。”

“戌”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地支的第十一位。

2.時辰名。約當晚上七時到九時。

“戌”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𠀤音恤。九月辰名也。
說文滅也。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五行,土生於戊,盛於,从戊含一。
前漢·律歷志畢入於
爾雅·釋天歲在曰閹茂。

“戌”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象斧鉞一類兵器,假借為地支。

詳解: 甲金文象斧鉞一類兵器,假借為地支。金文象斧柄之豎筆彎曲。甲金文用作地支。《合集》13525:「甲戌卜」。康鼎:「唯三月初吉甲戌」。

  《說文》:「戌,滅也。九月陽气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五行,土生於戊,盛於戌。从戊,含一。凡戌之屬皆从戌。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