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言文意思
“景”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景”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jǐng/yǐng

“景”字的古汉语解释

jǐng

1.名词 日光。《归去来兮辞》:“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明。”

2.名词 景致;景色。《滕王阁序》:“访风于崇阿。”

3.名词 景物。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况阳春召我以烟,大块假我以文章。”

4.形容词 大。《谏太宗十思疏》:“心百元首,承天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yǐng

名词 同“影”。阴影;影子。《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

【景行】⒈大道。《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行止。”⒉仰慕。顏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惜无丘园秀,彼高松。”

“景”国语辞典解释

jǐng

名词
1.日光。晉.張載〈七哀〉詩二首之二:「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沉。」 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2.時光。南朝宋.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 「懷雜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3.可供玩賞的形色。例: 「風景」「山景」「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4.情況、境遇。例: 「晚景淒涼」 。宋.蘇軾〈西山戲題武昌王居士〉詩: 「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賡歌幾舉觥。」 《紅樓夢》第四六回:「率性把方才鳳姐過去回來所有的形景言詞、始末原由,告訴與他。」

5.戲劇、電影中因布景不同而畫分的段落。例: 「第一幕第三景」

6.姓。如戰國時楚國有景差。

动词
仰慕。《後漢書.卷三九.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劉般》「今愷景仰前脩,有伯夷之節。」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形容词
大。《詩經.小雅.小明》「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隋書.卷三.煬帝紀上》「朕嗣膺景業,傍求雅訓,有一弘益,欽若令典。」

yǐng

名词
物體的形影、陰影。同「影」《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景”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𠀤音警。
說文光也。
釋文,境也。明所照處有境限也。
 又爾雅·釋詁,大也。
詩·小雅以介福。
受大福也。
 又詩·小雅行行止。
,明也。
 又詩·小雅行。
朱傳大道也。
 又博雅,白也。
篇海韶也。
 又像也,慕也,仰也。
 又詩·鄘風山與京。
山,大山。
 又山名。
詩·商頌員維河。
朱傳,山名,商所都也。
 又衣也。
儀禮·士昏禮婦乗以几,姆加
之制如明衣,加之以爲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亦明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星。星者,德星也。
 又風名。
史記·律書風居南方。者,言陽氣道竟。
 又姓。差,見史記·屈原傳
 又廣韻正韻於丙切集韻於境切,𠀤音影。物之隂影也。
詩·邶風汎汎其
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測土深,正日
釋文本或作影。
佩觽爲影,本乎稚川。
 又韻補叶舉兩切。
夏侯湛·抵疑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叶上響。

“景”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是日光、光景。

詳解: 從「」,「」聲。本義是日光、光景。《說文》:「景,光也。从日,京聲。」如《文選.江文通〈別賦〉》:「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騰文。《文選.左太沖〈咏史〉》:「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又指太陽。如《文選.潘安仁〈寡婦賦〉》:「獨指景而心誓兮,雖形存而志隕。

  「」引申表示陰影,後加「」旁分化出「」字。《顏氏家訓.書證》:「凡陰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謂為景。……至晉世葛洪《字苑》,傍始加彡,音於景反。」又《說文》段玉裁注:「日月皆外光,而光所在處物皆有陰。……後人名陽曰光,名光中之陰曰影。別製一字,異義異音。」「」表示影子的例子如《墨子.經說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止;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淮南子.原道》:「經霜雪而無迹,照日光而無景。

  「」也表示光明。如《詩.小雅.車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鄭玄箋:「景,明也。《荀子.解蔽》:「故濁明外景,清明內景。

  「」表示大。《爾雅.釋詁上》:「景,大也。」如《詩.小雅.楚茨》:「以妥以侑,以介景福。」鄭玄箋:「景,大也。《後漢書.班固傳》:「體行德本,正性也;逢吉丁辰,景命也。」李賢注:「景,大也。

  「」表示景象。如《漢書.楊胡朱梅云傳》:「陰盛陽微,金鐵為飛,此何景也!」顏師古注引蘇林曰:「景,象也。」又表示景色。如《文心雕龍.物色》:「自近代以來,文貴形似,窺情風景之上,鑽貌草木之中。

  「」表示崇敬。如《後漢書.劉愷傳》:「今愷景仰前修,有伯夷之節,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聖朝尚德之美。」李賢注:「景,猶慕也。」唐代李白〈與韓荊州書〉:「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