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文言文意思
“牡”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牡”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牡”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雄性的鸟兽。与“牝”相对。《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雉鸣求其。”

2.名词 锁簧,古代锁中可以插入和拔出的部分。《汉书·五行志中》:“长安章城门门自亡。”

“牡”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雄性的鳥獸。《集韻.上聲.姥韻》「牡,雄禽曰牡。」 《詩經.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從以騂牡,享于祖考。」 《論語.堯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2.古代鎖器的一部分。明.張自烈《正字通.牛部》「牡,門關鍵。」 《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成帝元延元年正月,長安章城門門牡自亡,函谷關次門牡亦自亡。」

mǒu

(一)之又音。

“牡”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后切,音母。
說文畜父也。从牛土聲。
詩·邶風雉鳴求其
飛曰雌雄,走曰牝
喩人所求非所求。
雌雉鳴也。乃鳴求其走獸之,非其道。
 又禮·檀弓麻絰。
儀禮·喪服傳麻者,枲麻也。
 又前漢·郊祀志荆畫幡,日月北斗登龍。
李奇曰:以荆作幡柄也。如淳曰:荆,荆之無子者。晉灼曰:,節閒不相當也。月暈刻之爲券,以畏病者。
 又前漢·天文志長安章城門,門自亡。
師古曰:,所以下閉者也。以鐵爲之。
 又丘,地名。
春秋·僖十五年盟于丘。
 又山名。
山海經山,多文石。
 又集韻滿補切,音姥。禽雄曰
集韻或作𤚴。

“牡”形意通解

略說: 從「」從「」,「」表雄性器官,結合不同獸類形符,表牛、羊、馬等雄性家畜或獸類(由於公豬有「」字表示,故除外)。本義是雄性動物,與「」相對。

詳解:」字之釋形說法甚多。郭沫若以為「」為牡器之象形。馬如森、徐中舒等釋「」從牛從「」,「」表示雄性動物的符號。季旭昇進一步認為,甲骨文表示公豬的「」(「」)從「」,而「」字在甲骨文中畫出整個身體,表生殖器的「」與身體相連。由於牛、羊等字只表現頭部,無從附着牡器,所以「」與牛、羊身體獨立開來。因「」形和甲骨文簡寫的「」字一樣,後人都以為雄獸旁從「」。

  《說文》:「牡,畜父也。从牛,土聲。」段玉裁注:「土聲求之疊韻、雙聲皆非是。蓋當是從土,取土為水牡之意。」王國維因「」古音屬之部,「」在尤部,之、尤二部音近而認為「」從「」得聲。根據以上分析,「」字既不從「」,也不從「」,而從「」。

  「」甲骨文用作祭牲。如《乙》2854:「辛未卜,卯于祖牡(從羊)、䝅。」表示宰割公羊、公豬以祭祀祖先。

  「」屬「明母」,今音多讀鼻音聲母m,但在閩南方言中讀唇音聲母b,與歷史上「去鼻化音變(Denasalization)」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