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文言文意思
“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母”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母”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母亲。《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志。”

【又】婆母(丈夫的母亲)。《孔雀东南飞》:“受钱帛多,不堪驱使。”

2.名词 女性年长者的泛称。《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

3.形容词 雌性的。《汉书·龚遂传》:“家二彘,五鸡。”

【母昆】同胞兄弟。

【母母】弟媳对兄妻的称呼。

“母”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稱謂:(1)對媽媽的稱呼。例: 「母奶」「母愛」「父母」《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2)對女性長輩的尊稱。例: 「姑母」「祖母」「師母」

2.老婦。《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

3.能有所滋衍的事物。例: 「字母」

4.根源、根本。例: 「失敗為成功之母」

形容词
1.雌性的。例: 「母牛」「母雞」

2.原本的。例: 「母校」「母金」

“母”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廣韻正韻莫厚切集韻韻會莫後切,𠀤音某。
廣雅,牧也。言育養子也。
釋名冒也,含已生也。
增韻慕也。嬰兒所慕也。
說文从女,象懷子形。一曰象乳形。
蒼頡篇其中有兩點,象人乳形。豎通者卽爲毋。
詩·小雅兮鞠我。
 又天地爲大父
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
易·說卦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
蔡邕·獨斷天子父事天,事地,兄事日,姊事月。
 又老子·道德經有名萬物之
 又日爲陽德之精,故稱日
枚乗·七發流攬無窮。歸神日
 又元氣之本曰氣
莊子·大宗師篇伏羲得之,以襲氣
 又父,尊親之詞。
詩·小雅豈弟君子,民之父
禮·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之親。
 又揚子·方言南楚𤄗洭之閒,謂之媓。
淮南子·說山訓西家子謂其曰社。
說文蜀人謂曰姐,齊人謂曰嬭,又曰㜷,吳人曰媒。
眞臘風土記呼父爲巴駞,呼爲米。方音不同,皆自而變。
 又乳亦曰
越語生三人,公與之
 又禽獸之牝皆曰
孟子雞,二彘。
前漢·昭帝紀罷天下亭馬。
張華·禽經鷇將生,子呼應。雛旣生,呼子應。
蘇軾·仇池筆記眉州縣有一小佛屋,俗謂之猪佛。
 又十,謂甲乙之屬,十干也。十二支爲十二子。見史記·律書
 又西王,神名。見山海經大戴禮云:舜時,西王獻白玉琯。
 又寶,所以集寶者。
祥異記魏生常得一美石,後有胡人見之,曰:此寶。每月望,設壇海邊上,可以集珠寶。
 又嶺南有瘴
鄭熊·番禺雜記五羊嶺表見有物自空而下,始如彈丸,漸如車輪,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謂之瘴
 又鬼,神名。
括異記南海小虞山有鬼,一產千鬼。朝產之,暮食之。今蒼梧有鬼姑神是也。
 又凡物之有大小者皆曰子
詩·鄭風·盧重環·毛傳重環,子環也。
謂大環貫一小環。
 又錢有子錢。
周語註重曰,輕曰子。子相通,民乃得所欲。
 又牛有子牛。
易·說卦坤爲子牛。正義曰:取其多蕃畜而順。
 又子竹,今之慈竹也。見任昉·述異記
 又子瓜,取收瓜子,故名。見齊民要術
 又甯,地名。
春秋·僖七年公會齊侯,盟于甯
後漢·郡國志山陽郡方與縣有泥亭,或曰古甯
 又慈、雨,皆山名。
丹陽記江寜縣南三十里有慈山,生簫管竹。
荆州記湘東有雨山。
 又雲,扇名。
 又屛名。
西京雜記昭陽殿有雲扇、雲屛風。
 又雲竹,竹之大者。見郭義恭·廣志
 又贊寜·筍譜有雲筍。
 又益、貝、知,俱藥草名。蟁、鴾,俱鳥名。喜,蟲名。俱見爾雅·註疏
 又酒滓謂之酪,見本草
 又胡,複姓。
後漢·獻帝紀有胡班。風俗通云:胡,姓,本陳胡公之後,齊宣王弟,別封鄕。遠本胡公,近取邑,故曰胡氏。
 又集韻蒙晡切正韻莫胡切,𠀤音模。熬餌也。
禮·內則煎醢加黍上,沃以膏,曰淳
鄭註,讀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
 又叶婢切。音敉。
詩·鄭風豈敢愛之,畏我父。叶上杞里。
魯頌魯侯燕喜,令妻壽
蔡邕·崔夫人誄昔在共姜,陪臣之。勞謙紡繢,仲尼是紀。

“母”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從兩點,兩點指示哺兒之兩乳,以哺乳的女子為母親之象徵。

詳解: 甲金文從「」從兩點,兩點指示哺兒之兩乳,以哺乳的女子為母親之象徵。《說文》:「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甲金文「」、「」為一字分化,「」字有時以「」字表示,如甲骨文「母庚」,亦作「女庚」。此外,甲金文無「」字,故借「」字來表示「」,後來才把母字兩點貫穿,分化出「」字。

  甲骨文用法有三,一,表示父母之母;二,表示殷先王的配偶;三,假借為「」,表示不。金文「」字用法有二,一,表示母親之母,哀成弔鼎:「少去母父」,表示自小離開父母。二,假借作「」,表示不,善夫山鼎:「母(毋)敢不善」,中山王鼎:「母(毋)富而喬(驕),母(毋)眾而囂。《論語.憲問》:「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