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国语辞典解释
xī
名词古代供宗廟祭祀用的純色牲畜。《詩經.魯頌.閟宮》:「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騂犧。」 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 「孤豚眠糞壤,不慕太廟犧。」
“牺”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許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宜切,𠀤音羲。說文宗廟之牲也。
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祗之犧牷牲。
傳色純曰犧。
疏曲禮云:天子以犧牛。天子祭牲必用純色,故知色純曰犧也。
詩·小雅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
又魯頌享以騂犧。
傳犧,純也。
禮·曲禮凡家造祭器爲先,犧賦爲次。
註犧賦以次出牲。
又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疏刻爲犧牛之形,用以爲尊。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桑何切,音娑。
集韻酒尊名。飾以翡翠。鄭司農說。
詩·魯頌犧尊將將。
傳犧尊,有沙飾也。
釋文犧,素何反。
集韻或作獻戲。考證:〔禮·禮器犧尊疏布。〕 謹照原文疏布下增鼏字。
“牺”形意通解
《說文》:「犧,宗廟之牲也。从牛羲聲。賈侍中說:此非古字。」「犧」古作「羲」,參見「羲」。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