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文言文意思
“啮”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嚙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niè
“啮”字的古汉语解释
niè
1.动词 咬。《捕蛇者说》:“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2.动词 侵蚀;冲刷。《苦斋记》:“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
3.名词 缺口。《淮南子·人间》:“剑之折,必有啮。”
“啮”国语辞典解释
niè
动词1.啃、咬。《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唐.杜甫〈哀江頭〉詩: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2.侵蝕。《戰國策.魏策二》:「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戀水齧其墓。」 宋.陸游〈秋日出遊戲作〉詩二首之二:「薄雲韜日未成雨,野水齧沙爭赴溪。」
名词
1.缺口。《淮南子.人間》:「夫牆之壞也於隙,劍之折必有齧。」
2.姓。如唐堯時代有賢人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