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国语辞典解释
qì
名词1.用具的總稱。例: 「陶器」 、「容器」 、「兵器」 、「投鼠忌器」 。《易經.繫辭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度量、胸懷。例: 「器度寬廣」 、「器量弘深」 。《論語.八佾》:「管仲之器小哉?」
3.才能、能力。例: 「大器晚成」 。《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
4.器官。例: 「生殖器」 。
5.姓。如商代有器氏尊。
动词
重視、看重。例: 「器重」 。《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自在樞機,謝遣門人,拒絕知友,唯在公家而已,朝廷器之。」
“器”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去冀切,𢽽去聲。說文衆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廣韻器皿。
易·繫辭形乃謂之器。
註成形曰器。
書·舜典如五器。
註器謂圭璧。
又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註器,能也。
論語及其使人也,器之。
疏度人才器而官之。
又論語管仲之器小哉。
註言其度量小也。
又姓。見姓苑。
又叶欺迄切,音乞。
曹植·黃帝三鼎贊鼎質文精,古之神器。黃帝是鑄,以像太乙。
集韻或作𦈯。
玉篇俗作噐。
“器”形意通解
略說: 器字金文從四「口」從「犬」,構形本義不明。一說口象器物,以犬守護之(林義光)。一說眾口象犬之吠聲,是「㹞」之初文(朱芳圃)。《說文》:「㹞,犬吠聲也。」詳解: 金文「器」皆表示器物、器皿。黃子鼎:「黃子乍(作)黃甫(夫)人行器。」又用作人名。師器父鼎:「師器父乍(作)尊鼎」。
《說文》:「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