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文言文意思
“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酋”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qiú

“酋”字的古汉语解释

qiú

1.名词 酋长;部落首领。《宋史·范仲淹传》:“羌数百人事之如父。”

2.名词 泛指头领;头目。《冯婉贞》:“旋见一白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

3.名词 官员;长官。《〈指南录〉后序》:“二贵名曰馆伴,夜则兵围所寓舍。”

“酋”国语辞典解释

qiú

名词
首領。例: 「酋長」「匪酋」「賊酋」《北史.卷六六.李和傳》「父僧養,以累世雄豪,為夏州酋。」

“酋”康熙字典解释

韻會正韻𠀤慈秋切,音遒。
說文繹酒也。从酉,水半見於上,酒久則水上見而糟少也。
周禮·天官·酒正二曰昔酒註昔酒,今之久白酒。
,亦遠久之義。
 又博雅,熟也。
揚子·方言自河以北,趙魏之閒,火熟曰爛,氣熟曰糦,久熟曰,穀熟曰酷,熟,其通語也。
 又酒官之長。
禮·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
酒熟曰。大者,酒官之長。者,久遠之稱。久熟者善,故名酒官爲大
 又揚子·太𤣥經,西方也,夏也,物皆成象而就也。
,聚也。物已成就,可蓄聚也。
 又爾雅·釋詁,終也。
詩·大雅似先公矣。
,終也。嗣先君之功而終成之。
 又雄也。
前漢·敘傳說難,其身廼囚。
,雄也。
 又矛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矛常有四尺。
,矛二丈也。
 又長,魁帥之名。
左思·吳都賦儋耳黑齒之,金鄰象郡之渠。
,渠,皆豪帥也。
 又韻會者,語發聲也。
 又五音集韻似由切,音囚。義同。
集韻或作醔。考證:〔前漢·敘傳說難旣其身。〕 謹按原文其身逎囚四字爲句,逎囚二字不可省。謹照原文其身下增逎囚二字。

“酋”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聲,是「」的省文。酋長的「」金文借用「」、「」來表示。

詳解: 金文從「」從「」。金文「」見於豐兮尸簋,並非後世的「」,而是「」的省文。後世表示酋長的「」在金文中用「」、「」來表示。豐兮尸簋的器身和器蓋都有銘文,器、蓋兩個拓本中,一作「酋𣪕(簋)」,一作「尊𣪕(簋)」,「尊簋」是常用語,「」表示祭祀用器,「」是盛黍稷稻粱的食器。

  「」是加在「」字之上的飾筆,古文字常常於橫畫上面加上兩短畫為飾筆,無義,參見「」。「」、「」是一字之分化,最初表示酒、酒官的「」也用「」來表示,後來才把上加兩畫為飾筆的「」專門表示酒官、酋長之義。

  金文中「」、「」皆有讀作「」,表示酒官或酋長。參見「」、「」。

  戰國竹簡「」通假作「」、「」,表示水清,《上博竹書二.容成氏》簡1:「丌𢛳(德)酋清」,是說其德淑清。「瀏清」、「漻清」相當於「淑清」,指水清而深(顏世鉉)。又可比喻君主為政之德,《孔子家語.好生》:「舜之為君也,……德若天地而靜虛。」(季旭昇)

  《說文》:「酋,繹酒也。从酉,水半見於上。《禮》有大酋,掌酒官也。凡酋之屬皆从酋。」段玉裁解釋「繹酒」為日久之酒,即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