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文言文意思
“醇”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醇(简繁同形)
拼音:chún
“醇”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ún
1.形容词 酒味厚,纯。《后汉书·仲长统传》:“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
2.形容词 通“淳”。朴实,质朴。《汉书·景帝纪》:“黎民醇厚。”
3.形容词 通“纯”。纯粹。《汉书·食货志》:“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醇”国语辞典解释
chún
形容词1.酒味濃厚。例: 「醇酒」 。《文選.嵇康.琴賦》:「蘭肴兼御,旨酒清醇。」
2.質樸。通「淳」 。《史記.卷一〇三.萬石君傳》:「兒寬等推文學至九卿,更進用事,事不關決於丞相,丞相醇謹而已。」
3.純一不雜。通「純」 。《書經.說命中》:「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名词
1.味道濃厚的酒。宋.蘇軾〈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飲〉詩: 「昨想玉堂空冷徹,誰分銀榼送清醇?」
2.化學上稱含有羥基(OH)的有機化合物為「醇類」 。即烴分子上的氫原子被羥基取代後的衍生物。醇類一般呈中性,低級醇易溶於水,多元醇帶甜味。常用於有機合成中,亦可作溶劑、清潔劑、飲料、燃料等多用途。
“醇”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𠀤音純。說文不澆酒也。
前漢·曹參傳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飮以醇酒。
註醇酒不澆,謂厚酒也。
後漢·劉盆子傳乃益釀醇酒。
又玉篇專也。
又粹淸也。
嵆康·養生論神氣以醇白獨著。
又厚也。
前漢·景帝紀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
老子·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醇醇。
註其政敎寬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親睦。
又精也。
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疏萬物變化而精醇也。
朱子·本義醇謂厚而凝也。
又謹重也。
史記·萬石君傳事不關決于丞相,丞相醇謹而已。
前漢·衞綰傳醇謹無他。
又博雅醇鉤,劒也。
又同純。
書·說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註居者,止而安也。安於義理之所止,故政事不雜也。
又前漢·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
註師古曰:醇謂色不雜也。
又食貨志天子不能具醇駟。
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
集韻或作䣩。
“醇”形意通解
略說: 小篆從「酉」,「𦎧」聲。本義是酒質濃厚。詳解: 小篆從「酉」,「𦎧」聲。隸書為求簡便,把「𦎧」改成筆畫較少又比較常見的偏旁「享」。本義是酒質濃厚。《說文》:「醇,不澆酒也。从酉,𦎧聲。」段玉裁注:「凡酒沃之以水則薄,不襍以水則曰醇,故厚薄曰醇澆。」如《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第30行:「[火+囂](熬)鹽令黃,取一斗,裹以布,卒(淬)醇酒中。」《史記.陳丞相世家》:「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
「醇」也表示精粹。《玉篇.酉部》:「醇,粹也。」如《周易.繫辭下》:「天地絪縕,萬物化醇。」孔穎達疏:「萬物感之變化而精醇也。」北宋王安石〈西垣當直〉:「討論潤色今為美,學問文章老更醇。」
「醇」通「純」,表示純粹。如《漢書.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顏師古注:「醇謂色不雜也。」《齊民要術》引《異物志》:「交趾所產甘蔗特醇好,本末無薄厚,其味至均。」
「醇」同「淳」,表示淳樸、敦厚。如《淮南子.氾論》:「古者人醇工厖,商樸女童。」高誘注:「醇,厚,不虛華也。」《漢書.景帝紀》:「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