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文言文意思
“幸”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幸(简繁同形)
拼音:xìng
“幸”字的古汉语解释
xìng
1.形容词 幸运。《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
2.副词 侥幸。《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3.副词 幸亏。《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4.<形为动>为……高兴。柳宗元《骂尸虫文》:“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5.动词 宠幸;宠爱。《鸿门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6.动词 帝王到某处。《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7.副词 敬词,希望对方照自己的意见做,可译为“希望”。《孔雀东南飞》:“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幸民】⒈侥幸苟生而怠惰的人。⒉幸福之民。
“幸”国语辞典解释
xìng
名词親信、佞臣。《宋史.卷三八三.虞允文傳》:「自古人主大權,不移於奸臣,則落於近倖。」
副词
意外獲得的。同「幸」 。例: 「僥倖」 、「倖存」 、「倖免於難」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但不由進士出身,驟躋卿貳,我朝祖宗,無此法度,且開天下以倖進之心。」
形容词
親近的。例: 「倖臣」 。
xìng
名词1.福分。例: 「榮幸」 、「三生有幸」 。唐.司空圖〈修史亭〉詩三首之二:「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2.姓。如晉代有幸靈。
副词
1.意外獲得的。例: 「萬幸」 。《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紀三》:「諸犯贓罪已款伏及當鞫而幸免者,悉付元問官以竟其罪。」
2.多虧。例: 「幸蒙厚愛」 、「幸有大家鼎力相助。」 《文選.江淹.雜體詩.王侍中》:「去鄉三十載,幸遭天下平。」
动词
1.高興。例: 「慶幸」 、「欣幸」 、「幸災樂禍」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
2.希冀、盼望。《後漢書.卷二九.鮑永傳》:「臣事更始,不能令全,慚以其眾幸富貴,故悉罷之。」
3.舊稱帝王皇族親臨某地。例: 「巡幸」 、「臨幸」 。《紅樓夢》第二三回:「話說賈元春自那日幸大觀園回宮去後,……又命在大觀園勒石,為千古風流雅事。」
“幸”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胡耿切集韻韻會正韻下耿切,𠀤音倖。說文本作𡴘。吉而免凶也。
前漢·高帝紀願大王以幸天下。
註晉灼曰:臣民被其德,以爲徼倖也。師古曰:幸者,可慶倖也。故福善之事皆稱爲幸。
又小爾雅非分而得曰幸。
增韻非所當得而得,與不可免而免曰幸。
論語罔之生也,幸而免。
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
晉語德不純,而福祿𠀤至,謂之幸。
荀子·富國篇朝無幸位,民無幸生。
又冀也。
禮·檀弓幸而至於旦。
註幸,覬也。
又玉篇幸天子所至也。
蔡邕·獨斷天子車駕所至,見令長三老官屬,親臨軒作樂,賜以食帛,民爵有級,或賜田租,故謂之幸。
又玉篇幸,御所親愛也。
前漢·佞幸傳但以
媚貴幸。
又姓。
萬姓統譜望出鴈門,晉有幸靈。唐有幸南容,貞元中進士。宋有幸元龍,嘉泰初進士。
又韻補古叶散。
易林疾貧望幸,使伯行販。
韻會或作𠂷。
篇海或作𢆎。𠂷字原作夭下糸。
“幸”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幸」字從倒矢,本義待考。小篆從「夭」從「屰」,「夭」表示夭折、早死,「屰」是「逆」的初文,表示逆反。全字表示與災禍相反,即遠離、免去災禍之意。詳解: 金文「幸」字從倒矢,本義待考。小篆從「夭」從「屰」,「夭」表示夭折、早死,「屰」是「逆」的初文,表示逆反。全字表示與災禍相反,即遠離、免去災禍之意。
「幸」小篆作「𡴘」,許慎認為是吉利地免去災禍的意思。《說文》:「𡴘,吉而免凶也。从屰从夭。夭,死之事。故死謂之不𡴘。」段玉裁注:「吉者,善也。凶者,惡也。得免於惡是爲幸。」
事實上,現代漢語中的「幸而」,英語的 Luckily, fortunately, 或德語的 zum Glück, glücklicherweise 等語都蘊涵了得免於難的意思,與《說文》所指正合。
陳劍、季旭昇則根據戰國竹簡認為「幸」並非從「羊」而從倒矢,其造字本義待考。
據《玉篇》,「㚔」是「幸」的古文,按「㚔」象桎梏、手銬之形,與「幸」判然有別,上古為二字,「㚔」與「幸」形近相混始於漢代,參見「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