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文言文意思
“盗”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盗”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dào

“盗”字的古汉语解释

dào

1.动词 偷。《信陵君窍符救赵》:“如姬果兵符与公子。”

2.名词 偷东西的人;小偷。《智子疑邻》:“不筑,必将有。”

3.名词 强盗。又常为封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诬称。《鸿门宴》:“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之出入与非常也。”

【辨】盗,贼。“盗”和“贼”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普通话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现在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也可以叫“盗”,但一般都称“贼”。

“盗”国语辞典解释

dào

名词
竊取或搶奪財物的人。例: 「強盜」「海盜」《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动词
偷取、竊取。亦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例: 「掩耳盜鈴」《荀子.不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

“盗”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𠀤音導。
說文私利物也。
易·說卦坎爲盜。
取水行潛,竊如盜賊也。
左傳·文十八年竊賄爲盜,盜器爲姦。
周禮·秋官司隸帥其民而搏盜賊。
詩·小雅君子信盜,亂是用暴。
盜,逃也。
風俗通言其晝伏夜奔,逃避人也。
 又正字通凡隂私自利者皆謂之盜。
穀梁傳·哀四年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
 又泉名。
後漢·郡國志徐州有盜泉。
說苑水名盜泉,孔子不飲,醜其名也。
 又星名。
宋史·天文志客星東南,曰盜星。主大盜。
 又千里馬名。
穆天子傳右服盜驪。
爾雅·釋畜疏駿馬小頸,名曰盜驪。
 又草名。
爾雅·釋草疏蕧一名盜庚。
六書正譌㳄卽涎字,欲也,欲皿爲盜,會意。从㳄。俗从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