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文言文意思
“蹈”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蹈(简繁同形)
拼音:dǎo
“蹈”字的古汉语解释
dǎo
1.动词 踩;踏;赴。《五人墓碑记》:“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赤壁之战》:“赢兵为人马所蹈籍,陷泥中,死者甚众。”
2.动词 踏地;顿足。《礼记·乐记》:“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动〉实践;实行;遵循。《荀子·五制》:“聚敛者,召冠肥敌,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蹈海】赴海;跳到海里。
【蹈节】信守节操。
【蹈袭】沿袭。
“蹈”国语辞典解释
dào
动词1.踩踏、踐踏。例: 「赴湯蹈火」 、「重蹈覆轍」 。《書經.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2.頓腳、跳動。例: 「手舞足蹈」 。唐.李商隱〈韓碑〉詩: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3.投身、投入。《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4.遵循、實踐、履行。例: 「循規蹈矩」 。《穀梁傳.隱公元年》:「若隱者可謂輕千乘之國,蹈道則未也。」 唐.韓愈〈爭臣論〉:「夫不以所居之時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
“蹈”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𠀤音導。說文踐也。
博雅履也。
釋名道也。以足踐之,如道路也。
禮·樂記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左傳·哀二十一年使我高蹈。
註高蹈,猶遠行也。
又與悼同。
詩·小雅上帝甚蹈。
傳動也。
箋蹈讀曰悼。
釋文蹈,鄭作悼。病也。
“蹈”形意通解
略說: 從「足」,「舀」聲。本義是踩、踏。詳解: 從「足」,「舀」聲。本義是踩、踏。《說文》:「蹈,踐也。从足,舀聲。」如《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莊子.達生》:「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
「蹈」表示頓足踏地。如《孟子.離婁上》:「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論衡.幸偶》:「螻蟻行於地,人舉足而涉之,足所履,螻蟻笮死;足所不蹈,全活不傷。」
「蹈」表示實行、遵循。如《荀子.王制》:「聚斂者,召寇、肥敵、亡國、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文選.班孟堅〈典引〉》:「陛下仰監唐典,中述祖則,俯蹈宗軌。」又如成語「循規蹈矩」。
「蹈」表示登上、前赴。如《淮南子.原道》:「經紀山川,蹈騰崑崙,排閶闔,淪天門。」高誘注:「蹈,躡也。」《漢書.賈鄒枚路傳》:「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負石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