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文言文意思
“路”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路”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路”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道路。《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

2.名词 途径;门路。《出师表》:“以塞忠谏之也。”

3.名词 路程;路途。《桃花源记》:“缘溪行,忘之远近。”

4.名词 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宋时相当于现在省;元时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5.形容词 衰败;疲惫。《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也。”

“路”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道路,供人馬舟車等行走的途徑。例: 「陸路」「水路」「高速公路」 。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2.條理、紋理。例: 「思路」「紋路」 。南朝梁.沈約〈瑞石像銘〉:「心路照通,有感斯順。」

3.方法、途徑。例: 「生路」「活路」 。唐.王勃〈滕王閣序〉:「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

4.種類。例: 「他們是那一路人?」 《西遊記》第五一回:「這一路拳,走得似錦上添花。」

5.地區、區域。《三國演義》第一五回:「自是東路皆平,令叔孫靜守之。」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這一日燒香回來,人見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後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路線。例: 「五路公車」《水滸傳》第五〇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來打本莊。」

7.姓。如漢代有路溫舒。

“路”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𠀤音賂。
說文道也。
徐鉉曰:道,人各有適也。
釋名,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
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
爾雅·釋宮,旅途也。
途卽道也。
一達謂之道
長道。
 又爾雅·釋詁,大也。
詩·大雅厥聲載
是時聲音則已大矣。
 又車也。
詩·魏風殊異乎公
,車也。
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
王在焉曰
左傳·桓二年越席。
,玉,祀天車也。
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門,寢曰寢,車曰車。
 又鼓也。
周禮·地官·鼓人鼓鼓鬼享。
鼓,四面鼓也。
 又弓也。
史記·孝武紀弓乗失。
 又傾𡉏貌。
荀子·富國篇田疇穢,都邑
謂無城郭牆垣也。
 又與輅同。
禮·月令乗鸞
釋文本又作輅。
 又姓。
急就篇註,水名也。
 又因爲縣,在涿郡,居者氏焉。漢有大夫溫舒。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
前漢·揚雄傳爾廼虎三嵏以爲司馬。
晉灼曰:音落。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路”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從「」,徐鍇認為「」是聲符,從「」有行走之意,「」的本義是道路。

詳解: 金文從「」從「」,徐鍇認為「」是聲符,從「」有行走之意,「」的本義是道路。

  《說文》:「路,道也。从足从各。」楚簡從「」從「」,「」象脚在路上行走,是「」的意符。

  金文通假為「」,史懋壺:「親令史懋路(露)筮」,「露筮」是古人占蓍之前先將蓍草置於星宿夜空之下。《漢書.張禹傳》:「擇日絜齋露蓍」服虔注:「露易蓍於星宿下,明日乃用,言得天氣也。」(參楊樹達、馬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