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踊”国语辞典解释
yǒng
动词1.跳、躍。《禮記.喪服四制》:「傴者不袒,跛者不踊。」 《文選.曹植.洛神賦》:「鯨鯢踊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2.登上。《公羊傳.成公二年》:「踊于棓而窺客,則客或跛或眇。」
3.物價上漲。《史記.卷三〇.平準書》:「物踊騰糶,米至石萬錢。」 《舊唐書.卷一三四.馬燧傳》:「物價騰踊,軍乏糧餉。」
名词
古代為被砍斷腳跟的人所特製的鞋子。《左傳.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踊貴。」 晉.杜預.注:「踊,刖足者屨。」
yǒng
动词1.跳躍。同「踊」 。例: 「一踴而起」 。唐.柳宗元〈晉問〉:「掉躃擁踴,以登夫歷山之垂。」
2.物價上漲。同「踊」 。《後漢書.卷六〇上.馬融傳》:「會羌虜飆起,邊方擾亂,米穀踴貴。」
“踊”康熙字典解释
考證: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𠀤音勇。說文跳也。
詩·邶風踊躍用兵。
禮·檀弓辟踊,哀之至也。
疏拊心爲辟,跳躍爲踊。
左傳·僖二十八年曲踊三百。
註跳踊也。
又左傳·昭三年屨賤踊貴。
註踊,刖足者。
疏刖足者之屨也。
又公羊傳·僖十年晉之不言出入者踊,爲文公諱也。
註踊,豫也。齊人語,若關西言渾矣。
又公羊傳·成二年踊于棓而闚客。
註踊,上也。
類篇踊,或从勇作踴。考證:〔公羊傳·僖十年晉之不出入者,踊爲文公諱也。〕 謹照原文不下增言字。
(踴)集韻踊或从勇。○按五經文字踊作踴,非。
“踊”形意通解
從「足」,「勇」聲。「踴」同「踊」,「勇」亦從「甬」聲。《說文》作「踊」,後又寫作「踴」。《集韻.腫韻》:「踊,或從勇。」如《韓非子.難二》:「是時景公繁於刑,晏子對曰:『踴貴而屨賤。』」王先慎集解:「踴即踊之俗。」參見「踊」。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