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国语辞典解释
xī
名词小路。例: 「幽蹊」 、「荒蹊」 。《史記.卷一〇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
“蹊”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𠀤音奚。博雅徑道也。
釋名步所用道曰蹊。蹊,係也。射疾則用之,故還係于正道也。
左傳·宣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
註徑也。
孟子山徑之蹊閒。
史記·李將軍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又與徯通。
禮·月令塞徯徑。
集韻或又作𤲺。
又集韻戸禮切。與徯同。待也。
“蹊”形意通解
同「徯」字,參見「徯」。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