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猾”文言文意思
“猾”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猾”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huá

“猾”字的古汉语解释

huá

1.动词 乱;扰乱。《晋书·文帝纪》:“孙峻夏。”

2.形容词 狡诈;狡猾。《促织》:“里胥黠,假此科敛丁口。”

“猾”国语辞典解释

huá

动词
擾亂。《書經.舜典》「蠻夷猾夏,寇賊姦宄。」 《國語.晉語二》「君若求置晉君以成名於天下,則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且可以進退。」


形容词
奸詐不誠實。例: 「狡猾」「刁猾」《韓非子.揚搉》「猾民愈眾,姦邪滿側。」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項羽為人僄悍猾賊。」

“猾”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八切,音滑。
玉篇亂也。
書·舜典蠻夷夏。
,亂也。
 又玉篇黠也。
揚子·方言小兒多詐而獪,或謂之
左傳·昭二十六年無助狡
史記·高祖紀爲人僄悍賊。
 又叔孫通傳不能進臣等,專言大
也。
 又晉語齒牙爲
,弄也。
 又山海經堯光之山,有獸焉,狀如人而𥏰𩯓,穴居而冬蟄,名曰褢,音如斲木,見則縣有大繇。
 又正字通海獸名,無骨,入虎口,虎不能噬。處虎腹中,自內齧之。

“猾”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表示擾亂,又表示狡猾、奸詐。

詳解: 從「」,「」聲。《說文》無「」。「」表示擾亂。《廣雅.釋詁三》:「猾,亂也。」如《尚書.舜典》:「蠻夷猾夏,寇賊姦宄。」孔傳:「猾,亂也。《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

  「」又表示狡猾、奸詐。《玉篇.犬部》:「猾,黠也。小兒多詐也。」如《韓非子.揚權》:「猾民愈眾,姦邪滿側。」王先慎集解:「謂狡猾之民則益多,而姦邪之臣盈於左右矣。《論衡.講瑞》:「且人有佞猾而聚者,鳥亦有佼黠而從群者。

  「」引申表示奸詐之人。如《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諸所與交通,無非豪桀大猾。《史記.酷吏列傳》:「部吏如居廣平時方略,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連坐千餘家。

  「」也是海獸之名。《正字通.犬部》:「猾,海獸名。猾無骨,入虎口,虎不能噬,處虎腹中,自內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