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阍”国语辞典解释
hūn
名词1.守門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人伐楚,獲俘焉,以為閽。」
2.宮門。唐.李商隱〈哭劉蕡〉詩: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
“阍”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昆切,音昏。說文常以昏閉門隷也。
禮·祭義閽者,守門之賤者也。
周禮·天官閽人掌守王宮中門之禁。
註言閽人者,使守門閽人守王宮中門耳。
正字通凡吏民冤抑,詣闕自愬者,曰叩閽。
又正韻閽寺。
易·說卦爲閽寺。
疏取其禁止人也。
又韻補叶許云切,音熏。
揚雄·甘泉賦選巫咸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羣神。
又叶音暄。
蘇轍·上淸詞帝蕩蕩其無尊兮,居深高乎九閽。顧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觀天。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