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阍”文言文意思
“阍”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阍”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hūn

“阍”字的古汉语解释

hūn

1.名词 看门人。《离骚》:“吾令帝开头兮,倚阊阖而望予。”

2.名词 门。《滕王阁序》:“怀帝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阍”国语辞典解释

hūn

名词
1.守門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人伐楚,獲俘焉,以為閽。」

2.宮門。唐.李商隱〈哭劉蕡〉詩: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

“阍”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昆切,音昏。
說文常以昏閉門隷也。
禮·祭義閽者,守門之賤者也。
周禮·天官閽人掌守王宮中門之禁。
言閽人者,使守門閽人守王宮中門耳。
正字通凡吏民冤抑,詣闕自愬者,曰叩閽。
 又正韻閽寺。
易·說卦爲閽寺。
取其禁止人也。
 又韻補叶許云切,音熏。
揚雄·甘泉賦選巫咸兮叫帝閽,開天庭兮延羣神。
 又叶音暄。
蘇轍·上淸詞帝蕩蕩其無尊兮,居深高乎九閽。顧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