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文言文意思
“浑”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浑”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hún

“浑”字的古汉语解释

hún

1.形容词 水势盛大。《荀子·富国》:“财货如泉源。”

2.形容词 浑浊;不清。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

3.动词 混同。《关尹子·二柱》:“人我,同天地。”

4.形容词 遍;满。杜荀鹤《蚕妇》:“底事身着苎麻。”

5.副词 几乎;简直。《春望》:“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6.副词 全;都。《石灰吟》:“粉身碎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浑成】天然生成。常用来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自然,不见雕凿的痕迹。

【浑浊】⒈指古代传说中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⒉浑浊不清,不分明的样子。

【浑涵】广大深沉。

“浑”国语辞典解释

hún

形容词
1.混濁、汙濁。唐.杜甫〈示從孫濟〉詩: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渾。」 宋.陸游〈遊山西村〉詩: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2.糊塗。例: 「渾頭渾腦」「渾渾噩噩」《負曝閑談》第一〇回:「渾小子自有渾主意。」

3.全部、整個。例: 「渾身解數」「渾身發抖」 。唐.戎昱〈苦哉行〉五首之四:「身為最小女,偏得渾家憐。」

副词
完全、簡直。例: 「渾然天成」「渾然忘我」 。唐.杜甫〈春望〉詩: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hùn

动词
混雜。《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今賢不肖渾殽,白黑不分,邪正雜糅,忠讒並進。」


形容词
大。《文選.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流不處兮。」 唐.秦韜玉〈紫騮馬〉詩: 「臕大宜懸銀壓胯,力渾欺卻玉銜頭。」

gǔn

參見「渾渾」 條。

“浑”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戸昆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昆切,𠀤音魂。
說文混流聲。
枚乗·七發沌沌渾渾。
渾渾,波相隨貌。
 又洿下貌。
 又濁也。
老子·道德經渾兮其若濁。
 又大也。
班固·幽通賦渾元運物。
 又肧渾,言如肧胎之渾然也。
郭璞·江賦類肧渾之未凝。
 又齊同也。
孫綽·天台賦渾萬象以冥觀。
 又集韻戸袞切,音溷。豐流也。一曰雜流。
前漢·劉向傳賢不肖渾淆。
 又揚子·方言渾,盛也。
們渾,肥滿也。
 又爾雅·釋詁渾,墜也。
水落貌。
 又姓。
左傳鄭大夫渾罕。
 又古本切,音袞。與滾同。大水流貌。
荀子·富國篇財貨渾渾如泉源。

“浑”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表示水噴涌聲。

詳解: 從「」,「」聲。「」表示水噴涌聲。《說文》:「渾,混流聲也。从水,軍聲。《玉篇.水部》:「渾,水濆涌之聲。

  金文「」讀為「」。渾左戈:「渾(鄆)左。」「」是地名。

  「」表示混濁、不清澈。如《老子.第十五章》:「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唐代杜甫〈示從孫濟〉:「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渾。

  「」表示混合、混同。如《漢書.董仲舒傳》:「是以廉恥貿亂,賢不肖渾殽,未得其真。《文選.孫興公〈游天台山賦〉》:「渾萬象以冥觀,兀同體於自然。

  「」表示未分剖,如《晉書.王戎傳》:「(王)戎有人倫鑒識,嘗目山濤如璞玉渾金。」「山濤」即山巨源。王戎識人,以為山濤如未加雕琢的玉、未分剖的金一樣,天然質樸。

  「」又表示全、整個。如唐代李白〈少年行〉:「少年游俠好經過,渾身裝束皆綺羅。」韓愈〈寄盧〉:「每騎屋山下窺闞,渾舍驚怕走折趾。」「渾全」指全家。

  「」可作副詞,表示簡直、幾乎,如唐代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又表示皆、都,如唐代王建〈晚秋病中〉:「霜下野花渾著地,寒來溪鳥不成群。」亦表示仍、還,如北宋王安石〈題黃司理園〉:「閏前空臘盡,渾未有花開。

  「」常與「」通用,二字都有合而為一、互相雜糅的意思,經常表示相近的意義。後來在使用上逐漸有分化,「」多表示雜糅義,而「」則多表示渾然一體義。故「渾身」、「渾然」等多用「」而不用「」。(王鳳陽)

  「」也指渾天說,是古代一種宇宙觀,認為天地的形狀渾圓像雞蛋。天包覆地,就像蛋殼包著蛋黃一樣。《宋書.天文志》:「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蓋天,三曰渾天。」唐代楊炯〈渾天賦〉:「代之言天體者,未知渾蓋孰是。」「渾蓋」即渾天說和蓋天說。

  「」還是古代少數民族吐谷渾的省稱。《舊唐書.郭子儀傳》:「兼河隴之地,雜羌渾之眾。」又是河名,指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