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文言文意思
“阁”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閣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gé
“阁”字的古汉语解释
gé
1.名词 用木材架于空中的道路。《战国策·齐策》:“故(田单)为栈道木阁经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
2.名词 楼与楼之间的空中通道。谢朓《和江丞北戍琅琊城》:“春成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3.名词 内室,旧时常指女子的卧房。《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名词 一种小楼。《柳毅传》:“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5.名词 收藏书籍或供佛的寺方。《汉书·扬雄传》:“时雄校书天禄阁上。”
6.名词 藏物的小房间。《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7.名词 官署。《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8.动词 同“搁”。放置;搁置。《新唐书·刘知几传》:“阁笔相视。”《长亭送别》:“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辨】亭,台,榭,楼,阁。见“台”字。
【阁手】拱手而无所作为。
“阁”国语辞典解释
gé
名词1.古代一種類似樓的建築物。屋分兩層,底層為支撐層,上層立於支撐平座上,四周圍起,有窗,視野高闊,通風良好。常建於園林中以供休憩。亦供置物藏書用。例: 「樓閣」 。唐.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2.古代一種在住宅屋內所隔出的夾室或夾層。夾室指東西廂房後所隔出之空間,夾層指主屋內以樓板隔出的上層部分。例: 「閣樓」 。
3.特指古代國立的藏書樓。例: 「文淵閣」 、「天祿閣」 、「文瀾閣」 。
4.女子的房間。例: 「出閣」 、「閨閣」 。
5.內閣的簡稱。例: 「閣揆」 、「組閣」 。
6.姓。如唐代有閣輔。
“阁”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古洛切集韻剛鶴切韻會正韻葛鶴切,𠀤音各。說文所以止扉者。从門,各,意兼聲。
徐曰按:杙長者謂之閣,所以止扉。卽今云門頰,扇所附著也。
正字通按爾雅釋宮:樴謂之杙,在牆者謂之楎,在地者謂之臬,大者謂之栱,長者謂之閣。
又博雅閣載也。
又集韻一曰觀也。一曰𢇮藏之所。
玉篇樓也。揚雄校書于天祿閣。
正字通漢宮殿疏:麒麟閣、天祿閣,蕭何造以藏祕書,延賢士。唐制:宣政,前殿也,謂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謂之閣。朔望不御前殿而御紫宸,謂之入閣。
又食閣,木板爲之,所以𢇮食物。
博雅閣,庖㕑也。
禮·內則大夫七十而有閣。
註閣,以板爲之,𢇮食物也。
又天子閣,左達五,右達五。
註天子尊庖㕑遠,故左夾室五閣。右夾室五閣。
又閣道,樓陛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輦道纚屬。
註輦道,閣道也。
戰國策故爲棧道木閣,而迎王與后於城陽山中。
又甬路,亦名飛閣,複道也。
史記·高祖紀·輒燒絕棧道註棧道,閣道也。崔浩云:險絕之處,傍鑿山巖,而施版梁爲閣。
正字通馬鳴閣道,利州棧道也。今保寧府廣平縣,其閣梁,一頭入山腹,一頭立柱水中。張良燒絕秦棧道,卽此。地輿志昭化縣有馬鳴閣。劒州有劒閣。
又周禮·秋官·野廬氏註車有轘轅坻閣。
疏坻閣,道路之名也。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六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
註閣道,北斗之輔。
又詩·小雅約之閣閣。
毛傳猶歷歷也。
詩詁端直貌。
又蛙聲。
韓愈·雜詩蛙黽鳴無謂,閣閣祗亂人。
註閣閣,如其聲。喻羣言害道也。
又姓。
急就章有閣幷訢。
正字通唐御史閣輔。
又韻補叶于六切,音哊。
司馬相如·上林賦離宮別館,彌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閣。叶下屬宿。考證:〔爾雅大者謂之棋,長者謂之閣。〕 謹照原文謂之棋改謂之栱。〔史記·天官書營室曰閣道。註樂汁圖云閣道,北斗之輔。〕 謹按天官書六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非營室卽閣道也。今照原文改六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註閣道北斗之輔。省樂汁圖云四字。〔司馬相如·上林賦離宮別館,彌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閣。〕 謹照原文彌由改彌山。
“阁”形意通解
略說: 從「門」,「各」聲。本義是古代防止門閉合的木橛、木樁。詳解: 從「門」,「各」聲。本義是古代防止門閉合的木橛、木樁。《說文》:「閣,所以止扉也。从門,各聲。」《爾雅.釋宮》:「所以止扉謂之閣。」郭璞注:「明辟旁長橛也。」王引之《經義述聞》:「辟與闢同(經傳多以「辟」為「闢」),開也。謂門之既開,其旁有長橛以止之,使不動搖。今時城門既開,插木橛於旁以止之,是其遺法也。」
「閣」表示放置食物的木板。《說文》段玉裁注:「引申之,橫者可以庋物亦曰閣。」「庋」表示收藏。《廣雅.釋詁二》:「閣,載也。」如《禮記.內則》:「大夫七十而有閣。」鄭玄注:「閣,以板為之,庋食物也。」後來建築在房屋上部,用來收藏東西的地方也稱為「閣」,如唐代韓愈〈寄盧仝〉:「《春秋》三《傳》束高閣,獨抱遺經究始終。」成語「束之高閣」指把東西捆起來,放在高高的閣樓上,意謂棄置不用。
「閣」表示棧道、閣道,即在空中架木而成的道路。如《戰國策.齊策六》:「故為棧道木閣,而迎王與后於城陽山中,王乃得反,子臨百姓。」《史記.高祖本紀》:「(漢王)去輒燒絕棧道」,司馬貞索隱引崔浩云:「險絕之處,傍鑿山巖,而施版梁為閣。」亦表示樓閣之間的架空複道。如《漢書.五行志》:「先是孝王驕奢,起苑方三百里,宮館閣道相連三十餘里。」
「閣」表示小樓,多作遊玩、遠眺之用。如《淮南子.主術》:「高臺層榭,接屋連閣,非不麗也,然而民無堀室狹廬所以託身者,則明主弗樂也。」唐代王勃〈滕王閣序〉:「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閣」可特指古代的藏書樓。如《漢書.揚雄傳下》:「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文選.王仲寶〈褚淵碑文〉》:「贊道槐庭,司文天閣。」張銑注:「任於天祿之閣也。天祿,書閣名,謂秘書丞也。」
「閣」表示古代女子的閨房。如《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間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出閣」表示女子出嫁。如《紅樓夢》第108回:「寶玉心裏想道:『我只說史妹妹出了閣,必換了一個人了。』」
「閣」表示夾室,即大屋子裡隔出來的小房間。如唐代白居易〈別春爐〉:「暖閣春初入,溫爐興稍闌。」南宋劉克莊〈冬景〉:「命僕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
「閣」表示放置,後寫作「擱」。如居延漢簡264.011:「卒閣錢六萬四千。」記錄了當時戌卒所擱置的錢數,即把錢財存放在候官的治所之內。又如唐代元稹〈遣春十首〉之九:「葛巾竹梢掛,書卷琴上閣。」引申表示停輟,如南宋楊萬里〈蘭溪解舟〉之三:「只愁灘淺閣行舟,到得江深又不流。」
明代實施內閣制,以文淵閣、武英殿等大學士行宰相之職。《明史.職官志》:「大內常侍天子殿閣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內閣。」大學士被任命入值文淵閣,稱為「入閣」。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設朝》:「聖旨下:鳳陽督撫馬士英,倡議迎立,功居第一,即陞補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入閣辦事。」
「閣下」是敬稱,古代用於書函中,表示不敢直呼對方的名字。唐代趙璘《因話錄.徵部》:「古者三公開閣,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閣,所以世之書題有閣下之稱。」現代漢語仍保留此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