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文言文意思
“梗”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梗(简繁同形)
拼音:gěng
“梗”字的古汉语解释
gěng
1.名词 植物的枝或茎。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四:“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挼芋梗傅之则愈。”
2.形容词 正直。屈原《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美丽无邪,正直而有法度。离:通“丽”。美丽。)
【引】强硬,顽固。《商君书·赏刑》:“强梗焉,有常刑而不赦。”
3.动词 阻塞。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其山虽辟,尚梗湍流。”今有双音词“梗塞”
4.名词 害;祸患。《诗经·大雅·桑柔》:“谁生历阶?至今为梗。”
“梗”国语辞典解释
gěng
名词1.植物的枝莖。例: 「花梗」 、「菜梗」 。《戰國策.齊策三》:「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 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 「鳴螿隨汎梗,別燕起秋菰。」
2.大概。例: 「梗概」 。《文選.張衡.東京賦》:「故粗為賓言其梗概如此。」
动词
1.阻塞。例: 「從中作梗」 。《北史.卷六七.令狐整傳》:「先是州縣生梗,長吏多不得之官,寄政於總管府。」 《聊齋志異.卷一一.陳雲棲》:「音耗遂梗,久不如黃省問。」
2.向上挺直。《紅樓夢》第二三回:「鳳姐聽了,把頭一梗。」
形容词
剛正直爽。例: 「梗直」 、「風骨梗正」 。
“梗”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正韻𠀤古杏切,音鯁。說文山枌楡,有朿,莢可爲蕪荑者。
又病也。
詩·大雅至今爲梗。
又禦災曰梗。
周禮·天官女祝以時招梗,禬禳以除疾殃。
又爾雅·釋詁梗,正直也。
又揚子·方言梗,略也。梗槩,大略也。
又草木刺人爲梗。
張衡·西京賦梗木爲之靡拉。
又枝梗。
戰國策桃梗土偶。
又土梗,非眞物也。
莊子·田子方吾所學者,直土梗耳。
又猛也。
方言韓趙之閒曰梗。
淮南子·原道鋤其强梗。考證:〔周禮·天官女祝以時招梗,禬禳以除時疾。〕 謹照原文時疾改疾殃。
“梗”形意通解
略說: 從「木」,「更」聲,本義為刺榆,即木名。詳解: 從「木」,「更」聲,本義為刺榆,即木名。《說文》:「山枌榆,有朿莢,可爲蕪夷者。从木,更聲。」 段玉裁注:「山枌榆,又枌榆之一穜也。有朿,故名梗榆,即《齊民要術》所謂刺榆者也。」
「梗」常用作草木枝幹等部位。《戰國策‧齊策三》:「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吳師道補注:「梗,枝梗也。」
「梗」也表示有刺的草木。《文選‧張衡〈西京賦〉》:「梗林為之靡拉,樸叢為之摧殘。」由有刺的草木義可引申為草木刺人。《方言》:「凡草木刺人,自關而東或謂之梗。」
「梗」亦表示病痛。《詩‧大雅‧桑柔》:「誰生厲階,至今為梗。」 「厲階」表示禍端,「梗」表示疾病。鄭玄注:「梗,病也。」
「梗」還可表示阻塞、斷絕,《字彙‧木部》:「梗,塞也,撓也。」《管子‧四時》:「修除神位,謹禱獘梗。」 尹知章注:「梗,塞也。」也可表示抵禦、抗拒,《新唐書‧后妃傳上‧太穆竇皇后》:「吾國未靖,虜且彊,願抑情撫接,以取合從,則江南,關東不吾梗。」
「梗」還表示強硬、兇猛,如《楚辭‧九章‧橘頌》:「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王逸注:「梗,強也。」表示挺直,如《紅樓夢》第23回:「鳳姐聽說,把頭一梗,把筷子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