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文言文意思
“戈”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戈”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戈”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古代的一种兵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铁马,气吐万里如虎。”

2.名词 代指战争,常“干戈”连用。《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寥落四周星。”

“戈”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武器名。為長柄橫刃的平頭戟。例: 「枕戈待旦」「干戈」《書經.費誓》「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 晉.熊遠〈因災異上疏〉:「臣子之責,宜在枕戈,為王前驅。」

2.戰爭。《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偃武息戈,卑辭事漢。」 唐.杜甫〈秦州雜詩〉二〇首之一九:「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

3.譯音用字。為蒙古、滿洲話譯音所常用。例: 「戈壁」「戈什」

4.姓。如宋代有戈彥,明代有戈尚友。

5.二一四部首之一。

“戈”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禾切,音鍋。
說文平頭戟也。
徐鍇曰戟小支上向則爲戟,平之則爲。一曰戟偏距爲
禮·曲禮者前其𨱔,後其刃。
正義曰,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向上,爲鉤也。直刃長八寸,橫刃長六寸,刃下接柄處長四寸,𠀤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柲六尺有六寸。
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
釋名,過也。所刺擣則決,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
書·牧誓稱爾
,短兵也。人執以舉之,故言稱也。
 又典略周有孤父之
 又國名。在宋鄭之閒,寒浞子豷封于,少康滅之。
 又姓。
史記夏後有氏,宋彥,明鎬。
 又司,武職,從八品,唐天授年閒置。
从弋,一橫之。象形。

“戈”形意通解

略說: 字象裝上長柄的戈形,「」為古代一種橫刃兵器。

詳解: 字象裝上長柄的戈形,「」為古代一種橫刃兵器。後於戈上端增矛頭,成為戟。參見「」。

  甲骨文因刻寫困難,用較平直的綫條來表示「」,象形程度較低。商代金文「」字象形程度較高,西周以後字形逐漸綫條化。金文、古璽均有從「」之「」,以強調其為金屬所鑄造。

  《說文》:「戈,平頭𢧢也。从弋,一橫之。象形。凡戈之屬皆从戈。」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弋者,柲也,長六尺六寸。其刃橫出,可句可擊,與矛專刺,殳專擊者不同。亦與戟之兼刺與句者異。」按「」即戈的長柄。《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廣三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按戈的刃部稱為「」,援末轉折而下之處稱為「」,嵌入木柄與援相對的另一端稱為「」,可用來穿上皮韋繩索之小孔稱為「穿」。

  甲骨文用作本義,指戈。《合集》29783:「其𢦚戈一,斧九。」「𢦚」即獻上的意思。又用作方國名,《合集》8397:「令(命)戈方。

  金文亦用作本義,指戈。小臣宅𣪕:「白(伯)賜小臣宅畫盾、戈九」,指伯懋父把畫有裝飾的盾牌、九把戈賞賜給小臣宅。成陽辛城里戈:「成陽辛(新)城里戈」,成陽新城里為地名。又用作人名或族氏名。

  戰國竹簡「」引申指武力。《郭店楚簡.唐虞之道》簡13:「夏用戈,正(征)不備(服)也」,指夏用武力,征伐不服之眾。

  幣文「」用作古國名,《左傳.襄公四年》:「處澆于過,處殪于戈。」杜預注:「過、戈皆古國名。東萊掖縣北有過鄉。戈在宋、鄭之間。《通志.氏族略二》:「戈氏,夏時諸侯殪之國也,少康滅之。其地在宋、鄭之間。子孫以國為氏。

  傳世文獻中「」從武器引申有戰爭的意思,《後漢書.公孫述傳》:「偃武息戈,卑辭事漢」,意指停息戰爭,以謙卑的言辭事奉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