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文言文意思
“戟”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戟”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戟”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一种兵器。柄端为金属枪尖,侧边为月芽形利刃,是戈与矛的合体,兼有直刺、横击的功能。《鸿门宴》:“交之士欲止不内。”

2.动词 钩刺。沈括《梦溪笔谈·异事》:“遇鹿豕即以尾之以食。”

3.形容词 指手臂做成戟的形状。苏轼《后怪石供》:“此而詈人,人莫不怒。”

4.形容词 刺激。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泄火生风,喉痒肺。”

【戟户】⒈指军营。⒉指显赫高贵之家。

【戟手】(骂人时)将食指和中指伸屈成戟形以指指点点。

“戟”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柄或竹柄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戟”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几據切集韻訖逆切,𠀤音㻷。有枝兵也。
增韻雙枝爲,單枝爲戈。
釋名,格也,傍有枝格也。
典略周有雍狐之
周禮·冬官考工記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
,今三鋒也。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援長七寸半。
 又地名。
戰國策秦舉安邑,而塞女
在太行西。
 又與棘通。
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爲門。
左傳·隱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
也。
禮·明堂位越棘大弓。
同。
 又韻補叶訖約切,音腳。
詩·秦風脩我矛,與子偕作。
揚子·太玄經比札爲甲,冠矜爲。被甲荷,以威不恪。
說文作𢧢。考證:〔比禮爲甲。〕 謹照揚子原文比禮改比札。

“戟”形意通解

略說: 金文從「」,「」聲,本義是一種古代兵器。

詳解: 金文從「」,「」聲,本義是一種古代兵器。原始的「」是「」和「」組合而成,長柄,頂端有直刃,兩旁各有橫刃,可以直刺和橫擊(《漢語大字典》)。山西長治出土的銅戟,都是「」(即兵器的柄)的頂端有尖「」,一器兼有刺、擊、勾、割之用(史樹青)。

  金文有三種字形,第一種從「」,「」聲。第二種從「」,「」聲。第三種從「」從「」,是戰國時秦國的文字,構形本義不明,徐鍇認為「」是聲符。「」是意符,表示「」是一種兵器。

  金文第三種字形與小篆形同,作「𢧢」,為秦系文字。金文用作本義,表示戟,大良造鞅戟:「大良造鞅之造戟。」蔡侯朔戟:「蔡侯朔之用㦴(戟)。《詩.秦風.無衣》:「脩我矛戟,與子偕作。《左傳.襄公廿三年》︰「或以戟鉤之,斷肘而死。

  戰國竹簡除用作本義外,還通假作「」,《上博楚竹書.緇衣》簡10:「皮(彼)求我則,女(如)不我得,執我㦴㦴,亦不我力。《詩.小雅.正月》:「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仇,亦不我力。」季旭昇依從鄭玄的注釋翻譯為:「君主請求我從政時,唯恐請不動我;等到我答應了,卻又不能信賴、重用我。」(《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按「」可理解為「仇匹」之「」,表示賢才良佐、輔助之臣。

  古書「」、「」通假。《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預注︰「棘,戟也」。參見「」。

  《說文》:「𢧢,有枝兵也。从戈、倝。《周禮》:『𢧢,長丈六尺。』讀若棘。」邵瑛《說文解字群經正字》:「漢碑𢧢或省作戟。」段玉裁注:「戟為有枝之兵,則非若戈之平頭而亦非直刃,似木枝之衺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