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文言文意思
“舅”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舅”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jiù

“舅”字的古汉语解释

jiù

1.名词 舅舅;舅父;母亲的兄弟。《陈情表》:“行年四岁,夺母志。”

2.名词 公公;丈夫的父亲。《柳毅传》:“既而将诉于姑,姑爱其子,不能御。”

【舅姑】⒈丈夫的父母,公公婆婆。⒉妻的父母,岳父岳母

“舅”国语辞典解释

jiù

名词
1.稱謂:(1)用以稱母親的兄弟。例: 「舅舅」「母舅」《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傳》「何無忌,劉牢之之甥,酷似其舅。」 (2)用以稱妻子的兄弟。例: 「妻舅」「大舅爺」「小舅子」 。也稱為「舅子」 。(3)古代婦女尊稱丈夫的父親。例: 「舅姑」《禮記.檀弓下》「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 漢.鄭玄.注:「夫之父曰舅。」

2.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舅犯。

“舅”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其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巨九切,𠀤音臼。
爾雅·釋親母之晜弟爲,母之從父晜弟爲從
詩·秦風我送氏,曰至渭陽。
 又大雅王之元,文武是憲。
 又爾雅·釋親婦稱夫之父曰,稱夫之母曰姑。
禮·內則婦事姑,如事父母。
 又爾雅·釋親妻之父爲外
 又姓。
姓譜晉大夫犯之後。
 又通作咎。
儀禮·士昏禮註古文皆作咎。
𥡆天子傳咎氏。
郭璞註咎猶也。
 又韻補叶暨几切,音麂。
前漢·敘傳遭成之逸,政自諸。陽平作威,誅加卿宰。宰,獎里切。
 又易林潔身白齒,衰老復起。多孫衆子,宜利姑
 又叶跽許切,音矩。
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曰吁,伯父叔。各安爾位,訓厥甿畮。畮音姥。

“舅”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舅父,即母之兄或弟。

詳解: 從「」,「」聲,本義為舅父,即母之兄或弟。《說文》:「母之兄弟爲𦥶,妻之父爲外𦥶。从男,臼聲。《儀禮‧喪服》:「舅,傳曰:何以緦?從服也。」鄭玄注:「(舅)母之昆弟。

  「」可指丈夫的父親。《禮記‧檀弓下》:「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鄭玄注:「夫之父曰舅。

  「」也指妻子的父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裴松之注:「董承……於獻帝為丈人。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也。

  「」還可指妻子的兄或弟。《戰國策‧楚策四》:「李園不治國,王之舅也。」按:李園妹為楚考烈王后。

  「」亦是古時諸侯稱異姓大夫為舅。《國語‧晉語三》:「舅所病也?」韋昭注:「諸侯謂異姓大夫曰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