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文言文意思
“击”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击”字

繁体:简化方式:删改部件或笔画

拼音:

“击”字的古汉语解释

1.动词 敲击;敲打。《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而求之。”

2.动词 敲打弹奏(乐器)。《荆轲刺秦王》:“高渐离筑,荆轲和而歌。”

3.动词 撞击;碰撞。《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柱。”

4.动词 击刺。《鸿门宴》:“请以剑舞,因沛公于坐。”

5.动词 攻打;攻击。《信陵君窃符救赵》:“得选兵八万人,进兵秦军。”

6.动词 打劫。《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

7.动词 拍打。《涉江》:“齐吴榜以汰。”《庄子·逍遥游》:“不三千里。”

8.动词 射击;发射。《冯婉贞》:“及敌枪再,寨中人又鹜伏矣。”

“击”国语辞典解释

动词
1.敲打。例: 「擊鐘」「擊打」「擊球」「擊掌為誓」《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金柝夜擊,和門晝扃。」

2.攻打。例: 「攻擊」「襲擊」「狙擊」「游擊」「追擊」《左傳.僖公三十年》「子犯請擊之。」 《漢書.卷一.高帝紀上》「三月,攻下邑,拔之。還擊豐,不下。」

3.碰、接觸。例: 「撞擊」「目擊」「觸擊短打」

“击”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古歷切集韻韻會吉歷切,𠀤音激。
說文攴也。
徐曰撲也。
廣韻打也。
增韻扣也。
易·蒙卦擊蒙。
擊去童蒙,以發其昧。
史記·叔孫通傳拔劒擊柱。
 又酷吏傳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
 又攻殺也。
楚語刲羊擊豕。
擊,殺也。
前漢·高帝紀急擊之勿失。
 又觸也。
莊子·田子方目擊而道存矣。或作撽。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𠛬敵切,音檄。與覡同。男巫也。
荀子·王制篇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擊之事也。
擊讀爲覡。
 又集韻吉詣切,音訃。人名。春秋晉有屠擊。

“击”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敲打。

詳解: 從「」,「」聲,本義為敲打。《說文》:「攴也。从手,毄聲。《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韓愈〈送孟東野序〉:「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有士人讀書僧寺,偶便旋於空院,忽有飛瓦擊其背。

  「」可引申為攻擊、攻打。《孫子‧虛實》:「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王翦果代李信擊荊。」明代張居正〈答方金湖計服三衛屬夷書〉:「吾以三鎮全力擊其墮歸,破之必矣。」簡帛文字也見此義,如《馬王堆‧春秋事語》第79行:「宋人寡而荊人眾,及未濟,擊之,可破也。《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第297行:「以東地之兵為齊、楚為前行,出之必死,擊其不意,萬必勝。

  「」還可引申為觸及、碰撞。《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戰國策‧秦策一》:「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為一。《史記‧蘇秦列傳》:「臨菑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