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文言文意思
“箕”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箕”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箕”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簸箕;畚箕。李尤《箕铭》:“主簸扬。”

【又】指用畚箕装。《愚公移山》:“叩石垦壤,畚运于渤海之尾。”

2.名词 一种坐的方式。《礼记·曲礼上》:“游毋倨,立毋破,坐毋,寝毋伏。”

【箕赋】苛敛民财。

【箕会】苛敛民财。

“箕”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篩米去糠的圓形竹器。俗稱為「簸箕」 。宋.陸游〈箕卜〉詩: 「持箕畀灶婢,棄筆臥牆隅。」

2.收集垃圾的器具。例: 「畚箕」《禮記.曲禮上》「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

3.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青龍七宿的最後一宿。

4.星官名,箕宿之首,由四顆星組成,在西方屬人馬座。《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箕四星,亦後宮妃后之府。亦曰天津,一曰天雞,主八風。」

5.姓。如漢代有箕堪。

动词
聚、取。《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頭會箕斂,以供軍費。」

“箕”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居之切正韻堅溪切,𠀤音姬。宿名。
詩·小雅成是南
星也。正義曰:,四星,二爲踵,二爲舌,踵在上,舌在下,踵狹而舌廣。
韻會者,萬物根基,東方之宿,考星者多驗於南方,故曰南
爾雅·釋天析木之津,斗之閒,漢津也。
天漢在斗二星之閒,在東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分析水木,以星爲隔。隔河須津梁以渡,故此次爲析木之津。
史記·天官書爲敖客,曰口舌。
敖,調弄也。以簸揚調弄爲象。
 又受物有去來。去來,客之象。爲天口,主出氣,是有舌,象讒言。
石氏星經四宿,主後宮別府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爲相天子后也。
書·洪範註好風者星,好雨者畢星。
春秋緯月麗于畢,雨滂沱。月麗于,風揚沙。
天官書,燕之分野。
 又篇海,簸,揚米去糠之具。
 又廣韻帚。
禮·曲禮凡爲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上。
世本古者少康作帚。
 又國名。
書·洪範王訪于子。
,國名。子爵也。
 又地名。
山海經釐山西二百里曰尾之山。
春秋·僖三十三年晉人敗狄于
太原陽邑縣南有城。
孟子益避禹之子於山之隂。
山,嵩高之北是也。
前漢·地理志琅琊有縣。
水經注濰水出屋山。
 又姓,晉有大夫鄭。
 又斯螽別名。
周禮·考工記疏幽州人謂斯螽爲舂
 又木名。
鄭語檿弧服。
韋註,木名。服,矢房也。
 又張衡·思𤣥賦伯以函風兮。
伯,風師。考證:〔爾雅·釋天斗之閒,漢津也。〕 謹照原文斗之閒上增析木之津四字。

“箕”形意通解

」甲骨文及早期金文作「𠀠」,即「」字,象簸箕形,甲骨文或加兩手於「𠀠」形下,象手捧簸箕形,後來才加「」為義符。不過甲金文已用作虛詞,無用作簸箕義。異體又作「𠷛」、「𠔋」、「𠔝」、「𠥩」。參見「」。

  《說文》:「簸也。从竹𠀠象形,下其丌也。凡箕之屬皆从箕。𠀠,古文箕省。𠷛,亦古文箕。𠔋,亦古文箕。𠔝,籒文箕。𠥩,籒文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