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文言文意思
“铙”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铙”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náo

“铙”字的古汉语解释

náo

1.名词 古时一种军中乐器,似铃,用槌敲击发声。后来又指一种打击乐器似钹,一副两片,相击发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罄儿、钹儿、儿一齐响。”

2.动词 通“挠”,扰乱。《庄子·天道》:“万物无足以心者,故静也。”

【铙歌】乐府《鼓吹曲》的一种,多用于宴会及激励士气。

“铙”国语辞典解释

náo

名词
樂器名,古代金屬擊樂器:(1)青銅製,形似鈴無舌,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一般以大、中、小三件為一組,用以止息擊鼓。《周禮.地官司徒.鼓人》「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 漢.鄭玄.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 (2)銅製擊樂器。一副兩片,形狀像鈸,但中間隆起部分較小。《清史稿.卷一〇一.樂志八》「鐃,笵銅為之,面徑一尺二寸。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动词
攪擾。通「撓」《莊子.天道》「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

“铙”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女交切集韻正韻尼交切韻會泥交切,𠀤音呶。
說文小鉦也。軍法,卒長執鐃。
玉篇似鈴無舌,軍中所用也。
釋名鐃,聲鐃鐃也。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
鐃如鈴,無舌,有柄,執而鳴之,以止擊鼓。
 又奏樂所用也。
禮·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文謂鼓,武謂金,鐃樂始奏先擊鼓,亂猶言終也。鼓聲爲陽,故謂文。鐃聲爲隂,故謂武。文以始之,武以收之,言節奏得宜也。
 又博古圖漢舞鐃二,其形上圜下方,下作疏櫺,中含銅丸,謂之舌鼓,動有聲。
 又樂府有鐃歌,軍中鼓吹曲也。
 又與譊通。
後漢·五行志童謠今年尚可,後年鐃。○按風俗通作譊。
 又集韻正韻𠀤女敎切,與橈同。
莊子·天道篇萬物無足以鐃心者。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鐃止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