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文言文意思
“挠”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náo
“挠”字的古汉语解释
náo
1.动词 搅和;搅动。《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2.动词 扰乱;阻挠。《冯婉贞》:“于是众人竭力挠之。”
3.动词 困扰。《教战守策》:“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
4.动词 弯曲,比喻屈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
【挠北】溃败;败走。
【挠弱】懦弱无能。
【挠志】屈从。
“挠”国语辞典解释
náo
动词1.攪擾、阻擾。例: 「阻撓」 。《左傳.成公十三年》:「離散我兄弟,撓亂我同盟。」 《莊子.駢拇》:「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
2.屈服、屈曲。例: 「屈撓」 、「百折不撓」 。《國語.晉語二》:「抑撓志以從君,為廢人以自利也。」
3.抓、搔。例: 「撓癢」 、「抓耳撓腮」 。《水滸傳》第三一回:「我的本事不要箱兒裡去取,正是撓著我的癢處。」
“挠”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奴巧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巧切,𠀤鐃上聲。說文擾也。
釋名物繁則相雜撓也。
左傳·成十三年撓亂我同盟。
註乃卯反。或作摎。
又說文一曰捄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尼交切,音鐃。抓也,搔也,亦擾也。
又屈也。
孟子不膚撓。
趙岐註讀平聲。或作𢪼。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女敎切,音鬧。義同。
左傳·成二年畏君之震,師徒撓敗。
史記·酷吏傳所愛者,撓法活之。
前漢·劉向傳不撓衆枉。
又唐韻呼毛切集韻韻會正韻呼高切,𠀤音蒿。攪也。
前漢·鼂錯傳匈奴之衆易撓亂也。
註火高反,其字从手。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爾紹切,音繞。亦屈也。與揉同。
又集韻韻會𠀤人要切,饒去聲。纏也。與繞同。
史記·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繳繞。或作撓。
又集韻馨幺切,音嘵。撓挑,宛轉也。
正字通撓橈,从手从木,古互通。與鐃从金,音同義異。考證:〔前漢·劉向傳守正不撓。〕 謹照原文獨處守正爲句,不撓衆枉爲句。謹據改爲不撓衆枉。
“挠”形意通解
略說: 從「手」,「堯」聲,本義為攪動。詳解: 從「手」,「堯」聲,本義為攪動。《說文》:「擾也。从手,堯聲。」段玉裁注:「捄篆下曰:『一曰擾也。』是撓、擾、捄三字義同。」典籍用本義,《文子‧道德》:「以智生患,又以智備之,譬猶撓水而欲求其清也。」《淮南子‧說林訓》:「使水濁者,魚撓之。」簡帛文字也用本義,《馬王堆‧五十二病方》第26行:「醇酒盈一衷桮(杯),入藥中,撓飲。」
「撓」常用作擾亂。《逸周書‧史記》:「外內相間,下撓其民,民無所附,三苗以亡。」《左傳‧成公十三年》:「擾亂我同盟,傾覆我國家。」簡帛文字也見此義用法,《馬王堆‧戰國縱橫家書》第164行:「今韓受兵三年,秦撓以講,識亡不聽,投質於趙,請為天下顏(雁)行頓刃,楚、趙必疾兵。」
由擾亂義可引申出「撓」的屈服義。《戰國策‧魏策四》:「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史記‧太史公自序》:「任重權不可以非理撓。」現代漢語中仍使用的成語「不屈不撓」亦來自此義。
由擾亂義也可引申出「撓」的削弱義。《呂氏春秋‧高義》:「遁者無罪,則後世之為王臣者,將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則荊國終為天下撓。」高誘注:「撓,弱也。」《漢書‧佞幸傳》:「主疾無嗣,弄臣為輔,鼎足不彊,棟幹微撓。」顏師古注:「撓,弱也。」
「撓」也用作抓、搔。《西游記》第23回:「那八戒聞得這般富貴,這般美色,他卻心癢難撓。」現在漢語「撓痒」、「百爪撓心」中,「撓」即表示抓、搔。
「撓」還通作「交」。《墨子‧天志中》:「外有以為環璧珠玉以聘撓四鄰,諸侯之冤不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