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文言文意思
“牵”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牵”字

繁体:简化方式:符号化

拼音:qiān

“牵”字的古汉语解释

qiān

1.动词 牵引(牲畜)。《齐桓晋文之事》:“有牛而堂下者。”

【又】名词 可以牵着走的牛羊猪等牲畜。《殽之战》:“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竭矣。”

2.动词 拉;拽;扯。《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世果群怪聚骂,指目引。”

【又】系;拴。《柳毅传》:“项掣金锁,锁玉柱。”

3.动词 牵连;连累。《狱中杂记》:“其骈死,皆轻系及连佐证法所不及者。”

【牵缠】羁留;拖留。

“牵”国语辞典解释

qiān

动词
1.拉、挽引。例: 「牽手」「順手牽羊」《孟子.梁惠王上》「有牽牛過堂下者。」 唐.杜甫〈兵車行〉:「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于雲霄。」

2.拘束、受制。例: 「牽制」「拘牽」《呂氏春秋.離俗覽.離俗》「不牽於勢。」 《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此二國豈拘於俗,牽於世,繫奇偏之辭哉?」

3.連帶、涉及。例: 「牽涉」「牽連」 。唐.元稹《鶯鶯傳》「長安行樂之地,觸緒牽情。」 唐.韋嗣立〈省刑罰疏〉:「楊豫之後,刑獄漸興,用法之伍,務於窮竟,連坐相牽,數年不絕。」

名词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牽招。

“牵”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苦堅切集韻韻會輕煙切,𠀤音岍。
說文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縻也。
易·夬卦牽羊悔亡。
書·酒誥肇牽車牛。
禮·曲禮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
 又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膳獻飮食賔賜之飱牽。
飱,夕食也。牽,牲牢可牽而行者。
左傳·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資餼牽竭矣。
牽,謂牛羊豕。
 又玉篇挽也。
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於此。
 又玉篇連也。
易·小畜九二牽復吉。
牽謂牽連。
 又玉篇速也。
禮·學記君子之敎喩也,道而勿牽。
牽謂牽逼人。苟不曉知,亦不偪急,牽令速曉也。
 又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謂之牽。
 又拘也。
史記·六國表學者牽於所聞。
 又牽牛,星名。
禮·月令旦牽牛中。
 又地名。
春秋·定十四年公會齊侯衞侯于牽。
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
 又人名。
左傳·成十七年鮑牽見之。
 又姓。
後漢·皇甫規傳實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淸猛。
 又廣韻苦甸切集韻輕甸切,𠀤音俔。
廣韻牽挽也。
 又增韻挽舟索,一名百丈牽。
 又叶詳均切。
急就章盜賊繫囚搒笞臀朋,黨謀敗相引牽,欺誣詰狀還反眞。
韻會亦作掔。

“牵”形意通解

略說: 從「」, 象引牛的牛繮繩,「」聲,本義為拉、挽。

詳解: 從「」, 象引牛的牛繮繩,「」聲,本義為拉、挽。《說文》:「引前也。从牛,象引牛之縻也,玄聲。《書‧酒誥》:「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

  「」可指牛、羊、豕等牲畜。《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杜預注:「牽,謂牛、羊、豕。」孔穎達疏:「牛、羊、豕可牽行,故云『牽謂牛羊豕』也。

  「」還指牽制。《管子‧法法》:「令出而不行謂之牽。」尹知章注:「牽,牽于左右。

  「」也表示牽連、牽涉。《文選‧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薛綜注:「牽,猶繫也。

  「」亦表示古地名。古地名。《春秋‧定公十四年》:「公會齊侯、衛侯于牽。」杜預注:「魏郡黎陽縣東北有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