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椠”文言文意思
“椠”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椠”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qiàn

“椠”字的古汉语解释

qiàn

1.名词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论衡·量知》:“断木为,柝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

2.名词 简札,书信。王令《赠别晏成绩懋父太祝》:“幸因西南风,时作寄我。”

“椠”国语辞典解释

qiàn

名词
1.古時記事寫字用的木板。例: 「懷鉛提槧」 。漢.王充《論衡.量知》「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

2.書札、書簡。宋.王令〈贈別晏成績懋父太祝〉詩: 「幸因西南風,時作寄我槧。」

3.古書的版本。例: 「古槧」「宋槧」「元槧」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卷下.跋洛陽所得杜少陵詩後》「所錄杜子美詩,頗與今行槧本小異。」

“椠”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慈染切集韻疾染切,𠀤𦾶上聲。
說文牘樸也。
徐曰始削麤樸也。
王充·論衡斷木爲槧。
釋名槧,漸也。槧板長三尺,言漸漸然長也。
揚子·法言叔孫通,槧人也。
西京雜記揚雄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俗之語,作方言。
 又癸辛雜識𥳑槧古無有也,始於王安石,其後盛行,淳熙閒𥳑板幾廢。
 又唐韻才敢切集韻在敢切,𠀤音嵌。
玉篇削板牘。
 又唐韻集韻類篇𠀤七豔切,塹去聲。
 又韻會七廉切,音僉。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