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文言文意思
“啸”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嘯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xiào
“啸”字的古汉语解释
xiào
1.动词 打口哨;呼号。《核舟记》:“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2.动词 禽兽拉长声音叫。《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啸咏】歌咏。
【啸咤】大声呼吼。
“啸”国语辞典解释
xiào
动词1.撮口吹出聲音、或發出高昂悠長的聲響。《詩經.召南.江有汜》:「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 唐.王維〈竹里館〉詩: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2.鳥類野獸長聲鳴叫。例: 「虎嘯」 、「猿嘯」 。唐.柳宗元〈憎王孫文.序〉:「既熟,嘯呼群萃,然後食衎衎焉。」 宋.陸游〈春夜讀書感懷〉詩: 「荒林梟獨嘯,野水鵝群鳴。」
3.呼喚、號召。例: 「嘯聚」 。南朝齊.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五首之二:「鳧鵠嘯儔侶,荷芰始參差。」 《新唐書.卷二一五.突厥傳上》:「伏念敗,乃嘯亡散,保總材山,又治黑沙城。」
名词
人為或自然所發出高亢宏大的聲響。例: 「風嘯」 。
“啸”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正韻蘇弔切集韻韻會先弔切,𠀤音熽。說文吹聲也。
詩·召南其嘯也歌。
箋嘯,蹙口而出聲。
又小雅嘯歌傷懷。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嘯哀鳴。
拾遺記前漢,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丈夫嘯聞百里,婦人嘯聞五十里。
世說新語蘇門山中忽有眞人,阮籍往觀,對之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後嘯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唒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又集韻息六切,音肅。吹氣若歌。
詩·王風有女仳離,條其歗矣。
釋文歗,本亦作嘯。
又集韻正韻𠀤尺栗切。與叱同。
禮·內則不嘯不指。詳前叱字註。唒字从口从酋。嘯字十六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