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文言文意思
“畜”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畜”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chù

“畜”字的古汉语解释

chù

1.名词 饲养的禽兽、家畜。古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周礼·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六兽、六禽。”

2.名词 禽兽,野兽。纪昀《唐翁猎虎》:“此似尚睡,汝呼之醒。”

1.动词 畜养,饲养。《齐桓晋文之事》:“鸡豚狗彘之,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

2.动词 养活,赡养。《齐桓晋文之事》:“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妻子。”

3.动词 通“蓄”。积聚、储藏《论积贮疏》:“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积足恃。”

【畜积】积聚,积蓄。晁错《论贵粟疏》:“薄赋敛,广。”

【畜畜】勤劳的样子。《庄子·徐无鬼》:“夫尧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

“畜”国语辞典解释

chù

名词
1.人飼養的禽獸。如馬、牛、羊、雞、犬、豬等。例: 「家畜」「六畜興旺」

2.泛指禽獸。例: 「畜生」

动词
1.飼養。《禮記.大學》「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南朝宋.鮑照〈紹古辭〉七首之三:「徒畜巧言鳥,不解心款曲。」

2.養育。《詩經.邶風.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3.培養。《易經.大畜.象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4.順從、順服。唐.柳宗元〈封建論〉:「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

5.收容、容許。《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獲罪於兩君,天下誰畜?」 《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威震主者不畜。」

6.保留、收藏。《禮記.儒行》「易祿而難畜也。」 《金史.卷六十四.后妃傳.世宗昭德皇后傳》「睿宗沒後,世宗寶畜之。」

7.儲存、積聚。通「蓄」《韓非子.五蠹》「既畜王資,而承敵國之舋。」

名词
姓。如漢代有畜意。

“畜”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丑六切集韻敕六切正韻昌六切,𠀤音觸。
說文也。引淮南子註言:田之汙下黑土者,可牧也。○按淮南無此語。
 又積也。
禮·月令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斂,務菜。
始爲禦冬之備。
釋文,丑六反。
 又內則子婦無私貨,無私
 又止也。
孟子君何尤。
,止也。敕六反。
 又大,小,𠀤易卦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六切,音旭。養也。
易·師卦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衆。
論語君賜生,必之。
史記·樂毅傳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幸臣之理。
 又容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天下誰之。
,猶容也。許六反。
 又六
左傳·桓六年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之碩大蕃滋也。
釋文,許六反。
旣大而滋也。
禮·曲禮問庶人之富,數以對。
謂雞豚之屬。
釋文許六反,鄭註:周禮云始養曰。○按六,古俱許六反,今人𠀤讀作昌六反。
 又起也。
詩·小雅拊我我。
,起也。
釋文喜郁反。
 又順也。
禮·祭統孝者,也。順于道,不逆于倫,是之謂
謂順於德敎。
釋文許六反。
 又孝也。
禮·孔子閒居無服之喪,以萬邦。
,孝也。使萬邦之民競爲孝也。
 又莊子·徐無鬼許由曰:堯然仁,吾恐其爲天下笑。
 又留也。
禮·儒行易祿而難也。
,難以非義久留也。
 又姓。漢客,意,天水有氏。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許救切,音齅。
左傳·僖十九年古者六不相爲用。
養之曰,用之曰牲。
釋文,許又反。
周禮·天官·庖人掌共六
,六牲也。
釋文,許又反。
 又集韻丑救切,惆去聲。
周禮·天官·獸醫疏在野曰獸,在家曰
前漢·尹翁歸傳官,音義。𠀤與獸同。

“畜”形意通解

略說: 甲金文從「」從「」或「」,「」象絲繩,「」是古代養禽獸之所。表示田獵得來的野獸,用繩索拴繫,養在園囿之中,作為家畜。本義是畜養,又表示禽畜。

詳解: 甲金文從「」從「」或「」,「」象絲繩,「」是古代養禽獸之所。表示田獵得來的野獸,用繩索拴繫,養在園囿之中,作為家畜。本義是畜養,又表示禽畜。《淮南子》曰:「拘獸以為畜。《說文》:「畜,田畜也。《淮南子》曰:『玄田爲畜。』𤲸,《魯郊禮》畜从田从兹。兹,益也。

  甲骨文「」所從「」的「」內或有小點,或有「」,表示田野中的植物,後來金文簡化為「」。一說「」亦是聲符(金國泰、張世超、董蓮池)。

  甲骨文表示飼養,《合集》29415:「王畜馬」。

  金文表示畜養,引申為羅致、治理人才,秦公鎛:「咸畜百辟胤士」,意謂羅致百官賢士。又通假為「」,䜌書缶:「余畜孫書也」,「書也」是人名,「畜孫」即孝孫,猶言今天的「孝子賢孫」。

  戰國竹簡表示牲畜,《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簡100正:「殺日,勿以殺六畜。」又表示畜養,《郭店簡.六德》簡15-16:「畜我女(如)丌(其)子弟」。《上博竹書三.周易》簡30:「畜臣妾」。《上博竹書四.內豊》簡2-3:「古(故)爲人父者,言人之父之不能畜子者,不與言人之子之不孝者;古(故)為人子者,言人之子之不孝者,不與言人之父之不能畜子者。《上博竹書四.內豊》簡5:「與父言,言畜子;與子言,言孝父。」又表示治理,《上博竹書二.民之父母》簡14:「亡(無)備(服)之喪,以畜萬邦」。《上博竹書四.曹沫之陳》簡21:「凡畜群臣,貴戔(賤)同等。」意謂對待群臣,貴賤要用同一個標準(季旭昇)。《詩.小雅.節南山》:「式訛爾心,以畜萬邦。」高亨注:「望你改變心腸,以治理天下。

  漢帛書通假為「」,《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第126行:「六親不合,案(安)有畜茲(慈)」,第126-127行「絕仁棄義,民復畜茲(慈)。《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第234行作「孝茲(慈)」。又表示治理,《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第6行:「畜臣有恆道,使民有恆度。」意謂治理臣下有常道,役使人民有常法。

  另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