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文言文意思
“昃”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繁体:昃(简繁同形)
拼音:zè
“昃”字的古汉语解释
zè
1.动词 太阳西斜。《汉书·董仲舒传》:“周文王至于日昃不暇食。”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太阳过午叫“昃”,又分为“中昃”、“下昃”。“中昃”指未时,即现在下午一至三时。“下昃”指申时,即现在下午三至五时。李白《君子有所思行》:“太阳移中昃。”
“昃”国语辞典解释
zè
动词太陽向西傾斜。《易經.豐卦.彖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周文王至於日昃不暇食,而宇內亦治。」
“昃”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札色切,音側。易·離卦日昃之離。
又豐卦日中則昃。
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
周禮·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
註日昃,昳中也。
左傳·定十五年日昃,乃克葬。
穀梁傳作日稷。
又淮南子·地形訓東西方曰昃區。
集韻本作𣅦。
又𣅛、𣅳。
“昃”形意通解
略說: 從「日」從傾斜的「大」,表示中午已過,太陽偏西,映照出來的人影傾斜。本義是太陽偏西、日昃之時,孔穎達認為相當於未時,大約在下午二時左右。詳解: 從「日」從傾斜的「大」,表示中午已過,太陽偏西,映照出來的人影傾斜。本義是太陽偏西、日昃之時,孔穎達認為相當於未時,大約在下午二時左右。後來「大」被改為形近的「夨」,「昃」字就由表意字轉化為從「日」,「夨」聲的形聲字(裘錫圭)。三體石經改從「仄」聲。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太陽偏西的一段時間,《合集》20421:「昃雨自北」,表示太陽偏西時自北邊下雨。又用作人名。
金文用作人名,滕侯昃戈:「滕侯昃之造㦴(戟)。」
戰國竹簡借「則」字來表示「昃」,用作時間詞,《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簡233:「清旦、食時、日則(昃)、莫(暮)、夕。」《儀禮.既夕禮》:「日側」,鄭玄注:「謂將過中之時」,賈公彥疏:「《尚書.無逸》云文王『至於日中昃』,昃即側也。」《說文》:「側,旁也。」
「昃」又通假為「側」,《郭店簡.語叢四》簡12-13:「賢人不在昃(側),是胃(謂)迷惑。」
「昃」小篆作「𣅦」,《說文》:「𣅦,日在西方時,側也。從日,仄聲。《易》曰:『日𣅛之離』。」徐鉉曰:「今俗別作𣅳,非是。」自甲骨文觀之,「𣅳」應是「𣅦」的古寫。段玉裁注:「𣅦,隸變作昃。」傳世本《周易.離》作「日昃之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