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国语辞典解释
bēng
动词1.倒塌。例: 「崩塌」 、「天崩地裂」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唐.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2.毀壞。《論語.陽貨》:「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今禮廢樂崩,朕甚愍焉!」
3.滅亡。《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非兵不彊,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
4.古稱天子之死。例: 「駕崩」 、「崩殂」 。《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 《史記.卷一〇九.李將軍傳》:「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為廣名將也,於是廣以上郡太守為未央衛尉。」
“崩”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北滕切集韻韻會悲朋切,𠀤音繃。說文山壞也,从山朋聲。
玉篇毀也。
禮·曲禮·註郉昺曰:自上墜下曰崩。
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春秋·僖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註沙鹿,山名。
又殂落也。
穀梁傳·隱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又姓。
正字通明正德中崩愈堅,固始縣丞,潛山人。
集韻作𡹔。亦作𨻱。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