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文言文意思
“帛”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帛”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帛”字的古汉语解释

1.名词 丝织品的总称。《曹刿论战》:“牺牲玉,弗敢加也。”

2.名词 泛指财物;礼品。《孔雀东南飞》:“受母钱多,不堪母驱使。”

【帛缕】丝缕。

“帛”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絲織品的總稱。例: 「帛書」「絹帛」「帛畫」《孟子.梁惠王上》「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姓。如漢代有帛敞。

“帛”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薄陌切,𠀤音白。
說文繒也。
廣韻
易·賁卦賁于丘園,束戔戔。
書·堯典五玉三
,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元,附庸之君執黃。
周禮·春官·典命註,如今璧色繒也。
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之冠。
,厚繒。
後漢·鄧后紀必書功於竹
謂縑素。
 又執,官名前漢·曹參傳乃封參爲執
張晏曰:執,孤卿也。或曰楚官名。
 又草名。
爾雅·釋草,華山有之。
華山有草,葉似者,因以名云。
 又姓。
神仙傳吳有和。
水經注瀍水西有仲理墓。
 又叶僕各切,音薄。
禮·禮運以烹以炙,以爲醴酪。治其絲麻,以爲布
疏布以羃,衣其澣。醴醆以獻,薦其燔炙。考證:〔爾雅·釋草,華山有之,華山有草,葉似者,因名草。〕 謹照原文因名草改因以名云。

“帛”形意通解

略說: 從「」從「」,「」亦是聲符,本義為白色的絲織物。

詳解: 從「」從「」,「」亦是聲符,本義為白色的絲織物。《說文》:「帛,繒也。從巾,白聲。凡帛之屬皆从帛。」段玉裁注:「〈聘禮〉、〈大宗伯〉注皆云:『帛,今之璧色繒也。』」徐灝箋:「帛者,縑素之通名。璧色,白色也,故从白。引申為雜色繒之偁。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36842:「才(在)帛。」金文用作本義,指絲織品,九年衛鼎:「舍(捨)矩姜帛三兩」,指給予矩的妻子三兩帛。又可通假作「」,九年衛鼎:「帛(白)轡乘」,唐蘭認為指的是「四匹馬的白色的繮繩」。又如九年衛鼎:「帛(白)金一反(鈑)」,古人稱銀為白金,這裏即指一塊銀餅。

  典籍中亦有「」通假為「」的例子,如《禮記.玉藻》:「大帛不緌。」鄭玄注:「帛當為白,聲之誤也。大帛,謂白布冠也。」按俞樾《雜纂》:「白與帛,古字通。」參見「」。

  古璽文中「」用為姓氏,《通志.氏族略五》:「帛,《姓苑》云:『吳郡人。漢武威將軍帛敞,後漢有帛宜。』《神僊傳》有帛和,晉有高僧帛道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