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文言文意思
“幞”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幞”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

“幞”字的古汉语解释

名词 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新唐书·车服志》:“头起于后周。”

“幞”国语辞典解释

名词
1.巾帕。同「幞」

2.行李、包袱。《聊齋志異.卷一.畫皮》「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獨奔,甚艱於步。」

“幞”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房玉切集韻韻會逢玉切,𠀤音襆。
說文帊也。
集韻帕也。
玉篇
廣韻頭,周武帝所製。裁幅巾,出四脚以頭,乃名焉。
唐書·車服志頭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
二儀實錄古以皂羅三尺裹頭,號頭巾,三代皆冠。列品黔首,以皁絹裹發。至周武帝,依古三尺裁爲頭,唐馬周交解爲之。
朱子·語類唐人頭,初止以紗爲之。後以紗軟,砍木作一山子,在前襯起。
筆談梁高祖始布漆於紗,施鐵爲脚。
宋史·輿服志頭,一名折上巾,起自後周,然止以軟帛垂脚。隋始以桐木爲之,唐始以羅代繒,惟帝服則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乗輿或服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爲裏,紗爲表,而塗以漆,後惟以漆爲堅,去其藤裏,前爲一折,平施兩脚,以鐵爲之。
 又集韻博木切,音卜。裳削幅謂之。或作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