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国语辞典解释
fù
动词1.前往、投向、奔向。例: 「單刀赴會」 、「共赴國難」 。《文選.曹植.白馬篇》:「捐驅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2.告喪。同「訃」 。《左傳.文公十四年》:「凡崩、薨,不赴則不書;禍、福,不告亦不書。」 《禮記.檀弓上》:「伯高死於衛,赴於孔子。」
3.游泳。同「洑」 。《莊子.秋水》:「赴水則接腋持頤。」 唐.成玄英.疏:「游泳則接腋持頤。」 《水滸傳》第三八回:「張順再跳下水裡,赴將開去。」
“赴”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集韻韻會𠀤芳遇切,音仆。爾雅·釋詁赴,至也。
疏趨而至也。
說文趨也。
註徐鉉曰:春秋傳赴告用此字,今俗作訃,非是。
左傳·隱三年赴以庚戌。
又韻補叶直祜切。
傅咸·燕賦逮來春而復旋,意眷眷而懷舊。一委身乃無二,豈攺適而更赴。
“赴”形意通解
略說: 從「走」,「仆」省聲,本義為趨走、前往。詳解: 從「走」,「仆」省聲,本義為趨走、前往。《說文》:「趨也。从走,仆省聲。」《史記‧滑稽列傳》:「欲赴佗國奔亡,痛吾兩主使不通。」
「赴」可表示投入、跳進。《楚辭‧漁父》:「寧赴湘流,葬入江魚之腹中。」
「赴」也表示投身、參與。《晉書‧衛瓘傳》:「若來赴官軍,爵賞如先;敢有不出,誅及三族。」
「赴」還表示應合、順應。晉陸機〈擬東城一何高〉:「閑夜撫鳴琴,惠音清且悲。長歌赴促節,哀響逐高徽。」
「赴」亦表示依附。唐韓愈〈縣齋有懷〉:「大梁從相公,彭城赴僕射。」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