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国语辞典解释
cuàn
动词1.奪取。《漢書.卷五五.衛青傳》:「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
2.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君位或權力地位。《孟子.萬章上》:「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 《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自王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
3.獵取。《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序》:「鴻飛冥冥,弋者何篡焉。」
“篡”康熙字典解释
集韻韻會正韻𠀤初患切。逆而奪取曰篡。爾雅·釋詁篡,取也。
註篡者,奪取也。
前漢·衞靑傳靑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靑,欲殺之,其友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
註師古曰:逆取曰篡。
又弋取也。
字彙補揚子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別本作篡,非。篡原字从艹,不从。
“篡”形意通解
略說: 從「厶」,「算」聲。本義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掠奪。詳解: 從「厶」,「算」聲。本義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奪取、掠奪。《爾雅.釋詁下》:「篡,取也。」《說文》:「篡,屰而奪取曰篡。从厶,算聲。」如《墨子.兼愛中》:「今家主獨知愛其家,而不愛人之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
「篡」又特指臣子非法奪取君主之位。如《管子.白心》:「故子而代其父,曰義也,臣而代其君,曰篡也。」《荀子.臣道》:「逆命而利君謂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謂之篡。」
「篡」可讀為「選」,表示選擇。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丘法.篡卒》篇,「篡」讀為「選」,「篡卒」即「選卒」。又如簡322正:「孫子曰:兵之勝在於篡(選)卒,其勇在於制,其巧在於埶(勢),其利在於信,其德在於道。」
「篡」也是中醫學名詞,指人體的會陰部位。如《黃帝內經.骨空論》:「其絡循陰器合篡閒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經死》簡69-70:「能脫,乃□其衣,盡視其身、頭髮中及篡。」
热门专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七年级至九年级部编版语文古诗词

部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