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言文意思
“管”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管”字

繁体:(简繁同形)

拼音:guǎn

“管”字的古汉语解释

guǎn

1.名词 一种像笛子的管乐器。

【又】泛指管乐。《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籥之音。”

2.名词 圆柱形细长中空之物。

【又】笔。《庄子·秋水》:“是直用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与妻书》:“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形容之。”

3.名词 钥匙。《殽之战》:“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

4.动词 掌管;管理。《史记·范雎列传》:“李兑赵,囚主父于沙丘。”

5.动词 包管;保证。《西游记》:“陛下宽心,微臣送陛下还阳。”

“管”国语辞典解释

guǎn

名词
以玉製成的管樂器。《說文解字.竹部》「琯,古者管以玉。」 南朝梁.武帝〈白紵辭〉二首之一:「朱絲玉柱羅象筵,飛琯促節舞少年。」


动词
磨治金玉,使其光滑潤澤。《集韻.去聲.圂韻》「琯,治金玉使瑩曰琯。」

guǎn

名词
1.樂器名,吹管樂器。以竹製成,上有六孔,可吹氣發聲。《說文解字.竹部》「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 近代使用的管多為木製,分大、中、小三種形制,上開八孔,前七後一,使用蘆葦製哨子吹奏。

2.管樂器的通稱。《孟子.梁惠王下》「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 晉.陸機〈文賦〉:「被金石而德廣,流管弦而日新。」

3.中空的圓柱形物體。例: 「水管」「燈管」「橡皮管」

4.借指筆。南朝梁.劉孝標〈答劉之遴借類苑書〉:「搦管聯冊,纂茲奇英。」

5.鑰匙。《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北史.卷三三.列傳.李靈》「元等入城,收管籥。」

6.姓。如春秋時齊國有管仲。

动词
1.主持、辦理。例: 「管理」「管轄」《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管事二十餘年。」

2.約束、教導。例: 「管教」「看管」《紅樓夢》第五九回:「乾的我管不得,你是我肚裡掉出來的,難道也不敢管你不成?」

3.理會、顧慮。例: 「別管他,我們先走。」 《紅樓夢》第五九回:「姑娘你不知道,別管我們閒事。」

4.關係、干涉。《紅樓夢》第二〇回:「去不去,管我什麼事?」

5.擔任、負責。例: 「我管招呼,你管收禮。」

6.負責供給。例: 「管吃管住」

副词
保證、鐵定。例: 「包管你會滿意。」 《西遊記》第一一回:「陛下寬心,微臣管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關。」


介词
將、把,與「叫」 合用。例: 「我管祖母叫奶奶。」「大家都管他叫大哥。」

“管”康熙字典解释

廣韻古滿切集韻韻會正韻古緩切,𠀤音筦。樂器。
書·益稷篇鼗鼓。
詩·商頌嘒嘒聲。
儀禮·大射儀新宮。
,謂吹簜以播新宮之樂。
周禮·春官孤竹之,孫竹之,隂竹之
如篪,六孔。
爾雅·釋樂謂之簥,其中謂之篞,小者謂之篎。
長尺,圍寸,倂漆之。有底,如笛而小,倂兩而吹。
前漢·律歷志竹曰
說文,十一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
 又葭
玉泉記取宜陽金門竹爲,河內葭草爲灰,吹之以𠋫陽氣。
 又地名。
山海經涔之山,汾水出焉。
左傳註滎陽京縣東北有城。
史記·周本紀武王封弟叔鮮于
括地志,鄭州城縣外城,古國城也。
 又姓。
廣韻出平原周文王子叔之後,齊有大夫至父。
 又筆彄也。
禮·內則右佩玦、捍、
,筆彄。
梁史·元帝紀元帝筆有三品:忠孝全者以金書之,行精粹者以銀書之,文辭華麗者以斑竹書之。
 又總理其事曰
史記·李斯傳趙高以刀筆吏入秦宮,事二十餘年。
 又主當也。
禮·樂記禮樂之說,乎人情矣。
猶包也。
荀子·儒效篇聖人也者,道之也。
,樞要也。
 又,小見也。
詩·大雅靡聖
,無所依繫。
然以心自恣。
 又博雅,浴也。
 又五臟腧亦曰
莊子·人閒世支離疏者,五在上。
,腧也。
 又籥也。
周禮·地官司門掌授鍵以啟閉國門。
謂籥也。
禮·月令修鍵閉,愼籥。
 又集韻或从玉作琯。古者琯以玉。舜之時,西王母來獻其白玉琯,零陵文學姓奚,於泠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鳳凰來儀也。
 又韻會補通作筦。
前漢·東方朔傳以筦窺天。
字。
 又類篇沽丸切。
集韻古丸切,𠀤音官。
儀禮·聘禮人布幕于寢門外。
,古文作官,猶館也。謂掌次舍帷幕之官。
 又叶扃縣切。
蘇轍·燕山詩居民異風氣,自古習耕戰。次稱望諸君,術略亞狐
 又叶古轉切。
郭璞·鷰贊殷王元發,聖敬日遠。商人是頌,詠之弦。考證:〔書·益稷謨鼗鼓。〕 謹按益稷不稱謨,謨改篇。〔儀禮·大射儀新宮。,謂吹蕩以播新宮之樂。〕 謹照原文吹蕩改吹簜。〔周禮·春官孤竹之,絲竹之,隂竹之如箎,六孔。〕 謹照原文絲竹改孫竹。箎改篪。

“管”形意通解

」異體作「」,本義為古樂器。《說文》:「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从竹官聲。琯,古者玉琯以玉。舜之時,西王母來獻其白琯。前零陵文學姓奚,於伶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鳳皇來儀也。从玉官聲。」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