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文言文意思
“馆”在古汉语中的解释

古汉语(文言文)字典“馆”字

繁体:简化方式:偏旁类推

拼音:guǎn

“馆”字的古汉语解释

guǎn

1.名词 客馆;接待宾客的房舍。《殽之战》:“郑穆公使视客。”

【又】动词 住在宾馆、客舍里。《左传·僖公五年》:“师还,于虞。”

2.名词 泛指华丽的房舍。《滕王阁序》:“得仙人之旧。”

3.名词 某些文化机关或文化场所的名称。《病梅馆记》:“辟病梅之以贮之。”

4.名词 学舍;私塾。《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外。”

【馆谷】⒈居其馆,食其客。⒉在馆共同生活。引申为指塾师授徒的收入。

“馆”国语辞典解释

guǎn

名词
1.供賓客住宿的地方。例: 「旅館」「賓館」

2.房舍、住所。例: 「公館」「別館」「行館」《文選.潘岳.懷舊賦》「今九載而一來,空館閴其無人。」

3.供人進行文化活動的公共場所。例: 「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

4.供客人飲食娛樂或從事某些工作的場所、商店。例: 「餐館」「酒館」「茶館」「照相館」

5.官署。例: 「大使館」「領事館」

6.舊時授徒教學的場所。例: 「蒙館」《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青雖知不是同調,卻也藉他館地,為讀書之資,每事左湊著他。」

动词
安頓、接待。《左傳.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館于虞。」 唐.韓愈〈柳州羅池廟碑〉:「其夕,夢翼而告之曰:『館我於羅池。』」

“馆”康熙字典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音貫。
玉篇客舍。
詩·鄭風適子之館兮。
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
公館,若今縣官舍也。
周禮·地官·遺人五十里有市,市有𠋫館,𠋫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
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
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
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
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𠀤古緩切,音管。義同。
 又叶扃縣切,音睊。
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𡣕妾之館。衆偉所施,極功窮變。考證:〔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蒩館。蒩之言藉也,祭祀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謹照原文蒩館上增及字。祭祀改祭食。

“馆”形意通解

略說: 從「」,「」聲,本義為客舍,即招待賓客居住的房舍。

詳解: 從「」,「」聲,本義為客舍,即招待賓客居住的房舍。《說文》:「客舍也。从食,官聲。《周禮》: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以待朝聘之客。《詩‧鄭風‧緇衣》:「適子之館兮。」孔穎達疏:「館者,人所止舍。古為舍也。

  「」可表示華麗的住宅、宮館。漢司馬相如〈上林賦〉:「離宮別館,彌山跨谷。

  「」也表示官署名。《新唐書‧百官志二》:「武德四年,置修文館于門下省;九年,改曰弘文館。」今「大使館」、「領事館」亦來自此義。

  「」還指私塾。《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時有一老者姓史名仁,家頗饒裕,有孫子十餘人,正欲延師開館。

  「」亦指古代祭祀時盛放祭品的器具。《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鄭玄注:「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